第10节

她一定倾家荡产去支持。

阿窈翻开下一页,进入了纸奉官履职书的正部分。

“烧纸请愿内容:希望我儿能考上进士。”

“请愿者生辰八字:乙亥年庚辰月甲申日甲子时。”

“请愿时间:距今五百年。”

五百年……以凡人的寿命来算,这个请愿者恐怕已经化为地下的一捧泥了吧!

阿窈笑笑,没在意。她继续往后翻页。

“希望表哥娶我,癸未年丙辰月戊午日壬子时,距今约八百年。”

“希望我儿高就,请愿时间距今约八百年。”

“希望官场亨通,距今约八百年。”

“希望天伦共乐,距今约八百年。”

……

“希望孩儿安康,距今约九百年。”

怎么时间越往后翻越见涨啊?

阿窈飞地将这些装订成册的请愿浏览了一下,发现渊法是按照由近及远的时间顺序排列的。

也就是说,阿窈第一眼看到的那个距今五百年的请愿,是最近、最新的一个请愿。

阿窈抬头,无声地询问渊法。

渊法低头,无声地给了阿窈一个肯定的答案。

最新一笔请愿是五百多年前?

意味着这五百年来都无人烧纸请愿!

阿窈一方面觉得不可思议,一方面又认为在情理之。

以她活着的十几年经历,确确实实没见到谁烧纸请愿。

烧纸在阳间,是一种为死者送别的仪式,活人不会妄图通过这种仪式向死人要求什么。

何况死者为大,恐折了其来世的福气。

渊法解释个缘由。

“约莫八百多年前,上一届纸奉官卸任。之后,这一职位一直悬空。”

“起初阳间众生察觉烧纸不灵验,以为只是暂时,陆续仍旧有人通过烧纸的方式请愿。”

“渐渐的,时间久了,便觉得烧纸请愿只是一种心理安慰。”

“再久一点,连心理安慰都谈不上,简直是浪费时间。”

“时至今日,几乎没有人烧纸情愿了。”

渊法说是说“几乎没有人”。可若不是为了照顾阿窈的情绪,现实情况可以直接说“完全没有人”。

阿窈熊熊燃烧的斗志,瞬间被这冷水浇成了一缕轻烟。

“那岂不是还没上岗,直接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