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要买什么……他努力踮起脚尖,越过前面的重重人群,可惜,他的身高不够。

张保国有些气闷,他以后一定要多吃饭、多运动,他要长的更高!

苏茴现在还不能贴红色的对联,家里有人去世了,三年都是贴紫色的,这种没有那么多选择,她很就买好了。

赵夏兰的选择要多一些,但也不至于到眼花缭乱的地步,挑了个五谷丰登。

她下手,这已经是最后一幅五谷丰登的了。

年货必备,除了对联以外,还有炮竹。

炮竹可以看个人情况,买多还是买少,但不论多穷,都会买一点,听个响。

这两样买了,其余的就是过年的新衣和吃食。

衣服做起来还需要时间,有那准备做新衣过年的,早早的就准备起来了,毕竟家里又没有缝纫机,只能靠自己的双手,想要做得精细些,那可不就得要时间。

赵夏兰不打算做新衣服,她打算着存钱,到时候多起一间屋子,能省则省。

苏茴倒是做了,布料的来源自然是别人资助,一个是之前从市里带回来的,还有一个是关韶理寄来的。

张保国和张卫国拔个拔的比较厉害,不做新衣服就没衣服穿了,两个小的倒是可以穿哥哥的旧衣服。

赵夏兰算了一算张保国要用的布料数,对比一下自己大儿子的,都不知道是期望儿子长个好还是不长个好了。

苏茴没有买太多东西,毕竟对外她家这个情况出手太大了不合理,买了些必需品,就跟着同样节俭的赵夏兰往回走了。

张保国已经买到了,他手里拿着一小袋水果糖、一小袋子麻花、一小袋子糖条。

都是比较便宜的,量也少,不过加起来也花了他三毛多。

赵夏兰看着这些东西,还是觉得有些破费了,不过都要怪苏茴,什么也没说,孩子那不就可劲的买了吗。

苏茴倒是挺满意的,她不说,但是从平时家里吃的用的,张保国不可能不知道一点“秘密”,知道家里大致的情况,同样,他也是知道,家里的情况是不能让别人知道的,所以他买的都是常见的,量也少。

没有一股脑的买贵的东西,也没有一次把钱花光,不露白。

张保国注意到了,松口气。

虽然按照他对妈妈的理解,妈妈会拿出更好吃的东西分享给他们,所以不用买太多,种类多一些可能会更好,他这样是正确的,但还是不敢确定。

现在看到妈妈脸上的笑意,他松了口气,把剩下团在一起的钱票塞进苏茴手里,颇有种扔烫手香芋的感觉。

看到哥哥带回来的这些吃的,其他人都很开心。

他们家的肉算是吃的比较多的,但是零食不是,尤其是这种供销社才有的卖的东西,不是年节,也就是有人送,比如说狸猫叔叔和孙强孙叔叔送了才有的吃。

在这方面,苏茴管的是比较严的,毕竟是七十年代,缺衣少食的年代,大米和菜丰盛一些没问题,靠山吃山,但是零食玩具之类的也太丰盛的话,很容易跟别的同龄人格格不入,小孩子也容易认为这样才是正常。

谢睿从邮局拿了自己的包裹,包裹里面的东西他回去先放一边,打开信看了看。

速的看了一遍。

问好的话他略过,重点在后面。

看完了,他松了口气,他家就是首都的,牛棚新来的两个人也是首都的,同一个地方,比较好打听。

在他们来的时候,他就写信,隐晦的问了问。

现在上面没有明说,但是意思就是不是他以为的那种人,这就让他放心不少。

这段时间他也一直在观察着那边的情况,但是他忙,而且他身边,很容易出现其他人,不适合做什么私密的事,他观察的也有限。

只能确定,新来的两个人没有跟之前的五个人发生什么矛盾,似乎不是挑事的性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