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节

叶秋嬗眉宇间的疲惫已十分明显,谢芝一见便将满腔的疑虑化为了怜意,柔声安抚一二,随后出门唤了一个宫人来送她出去。

“此案应是告一段落,你回府好生休息几日,我留在宫将事宜处理了,若有消息便传信给你。”谢芝将叶秋嬗送到宫门前,转而又对那带路的宫人道,“给邱叶先生备辆马车,将她安稳送回枢密省。”

谢芝意在让她从枢密省密道回叶府,较为安全又不会暴露行踪。

叶秋嬗上了马车,与他道别。两人四目相对,皆是欲言又止。

是夜,落亭苑。万籁俱寂,唯有一盏油灯火光微弱,偶尔发出几声微不可闻的‘噼啪’声响。

案前坐一女子,乌发如瀑散在背上,微风浮动,露出一张娉婷秀雅的花容来。她手拿一本无名书册,将一页撕下,放在灯盏上。

火光骤起,纸张瞬息燃为灰烬。

叶秋嬗又撕下一页,将它燃尽,指若葱根,在火光映照下愈是细白如玉。手上动作不停,一页接着一页……

这燃烧的纸张里,书写着妍嫔的怨恨,也有她对儿女的挂欠,更多的则是发病时的胡乱涂画,力透纸背,将纸张生生划烂。纵使滔天怨怒,最后却都化为一堆灰烬。

谢芝说妍嫔不像疯子,叶秋嬗却觉得她是真的疯了,在冷宫那样阴森之地被囚禁着,即使是活着也是生不如死。

叶秋嬗将书信尽数毁去后,才趿着鞋,拖着一身疲意回到榻上。

她也不知此举是否正确,只是按照自己的直觉这么做了,于她而言是在自保,于靳朝皇室颜面而言也有利的,至于谢芝……

叶秋嬗不禁想起百花宴时,那个为给自己姑母贺寿,费尽心思投其所好的少年,赤子孝心,纯真如斯。

她不忍,也难以启齿。

翌日,叶秋嬗修一封书信送往枢密省,信道她近来身子不适,向谢芝告假一段时日。不日便收到一封回信,谢芝允了她的假,还捎带几句问候。

他那头也是相当忙碌的,玉非生师妹当即身亡,死无对证。为使人信服,刑部将冷宫掘地三尺,终是在寝殿后院挖出了真正的春晓的尸首。

谢芝向皇上禀明,不日便将此案昭告天下,虽然仍有人对此抱有怀疑,暗自猜度真凶是皇室搪塞百姓随意找来的替罪羊。但想归想却不敢聚众传谣,初始还是茶余饭后的谈资,时日一久众人便将此事抛之脑后了……

不过唯一给人留下印象的,却是侦破此案的枢密省的两位能人。

其,谢芝早已声名在外,此案对他来说是锦上添花。而名不见经传的‘邱叶先生’叶秋嬗却是一案成名,成了京第一神秘人物,人人知晓其能观人行测谎的能,却无人知道他的身份来历。

茶馆里的说书先生最爱拿他吹嘘,巧舌如簧却是信口胡诌,一传十十传百,‘邱叶先生’这身份便又染上几分传色彩。

后来,甚至成了市井妇人时常挂在嘴边的人物,若是有小儿做了错事受娘亲质问,一句‘将你送到枢密省邱叶先生那处测一测。’即可奏效。

恶鬼、拐子、夫子,如今再加个邱叶先生,四足鼎力,并称为现今世道孩童的童年梦魇。

叶秋嬗在叶府休养,足不出户竟也听说了自己的假身份在外‘声名鹊起’,弄得她很是哭笑不得。但同时又浮起顾虑,只因她这身份太过有名望不是好事,就怕随处都有眼睛盯着,识破她叶家千金的身份。更怕的却是有心虚之人生出歹念……

如此担心不过两日,便收到了谢芝的飞鸽传书。

叶秋嬗休息了数十天,心郁结也自行痊愈,过久不去枢密省竟还有几分想念,遂欢喜地打开信件。

只有一排意形潇洒的小字,定睛一看,上书——

“秋叶,速来枢密司有要事相商。顺道一提,你该领月奉了。”

叶秋嬗皱眉,扳指算了算,随后笑了。

“将近一季才发一次,我这月奉可拖得真够久的。”

作者有话要说:  女主感觉三观崩塌了,容她静静

这章短小君嘿嘿,下一章来点轻松的日常~

第48章 荒唐、滑稽

枢密司内, 谢芝与叶秋嬗相对而坐。案上摆了一个鼓鼓囊囊的锦袋和一个银饰吊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