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节

娇宠外室 安页 3197 字 2022-08-19

今生,成言从来没有在阿瑜面前提过此事,但阿瑜有着前世的记忆,总是对府上有些事情,了解得很,这一番话,不过是信手拈来,脱口而出。

闻言,嬿婉怔楞了一下,转身瞥过头来,带着狐疑的神色,问着:“大哥还会同你讲我儿时的事?”

“你可是世子的同胞妹妹,别看世子整日里,对你不言苟笑,可心里头是疼你的,你往后遇到了什么事情,若是不能决断,去找世子,世子定会上心,解你之难。”

阿瑜生怕自己离开成国公府后,府上的魑魅魍魉会找上嬿婉,这才好生嘱咐她,遇事千万不能一人扛着,该去找成言的,还是得去。

成言身为嬿婉的同胞大哥,总不至于看着嫡妹身陷阴谋。

听之,嬿婉似是犹豫了一瞬,而后说道:“也不怕你笑话,我前两日是想为了二姐姐,去找大哥帮帮忙的,可是你说巧不巧,那姓费的,据说办砸了上头给的差事,被贬官去了边远之地,从京都外放的官员,若没有上头的提携,怕是再难回朝堂了。”

她本来是想着等祖母回府,再让祖母插手二姐姐的婚事的,可她听丫鬟说,再过不久,二姑娘的婚事很快就要定下了,她生怕母亲真的把二姐姐许给费祎,便遣着府上的小厮,偷偷去打听一些费祎的事。

原以为能钻空子,查到些许对他不利的事,自己便有缘由,劝说母亲罢了心思,如若母亲一意孤行,她到时候再找大哥相帮,可没想到费祎自己犯了事,让她得来全不费工夫,就这么一个要去边远之地上任的人,母亲怎么都不可能瞧得上。

婚事还没定下,就出了这一遭事,想来不论费祎再怎么求娶,母亲也不会把二姐姐嫁给他。自此,嬿婉总算是放下心来,也是那费祎咎由自取,怪不得旁人了。

阿瑜双眸骤张,似是难以相信进程之快,这究竟是费祎自寻恶果,还是成言听了她的话,在其中做了什么,才让费祎被贬外放。不过事情究竟是如何,她也不想再过问了。

既然费祎离京都上任,那他与嬿婉也不会再有交集了,前世嬿婉遭遇的种种,想必也可以顺而避之。

她若有所思地说道:“三姑娘,若你嫁给了本不该嫁给的人,你是会与之相夫教子,终此一生,还是会幡然醒悟,与之和离。”

嬿婉眼皮一跳,不明白她的意思,但似是觉得她问得有趣,转而说道:“嫁给本不该嫁给的人,若那人极称我心意,能让我心甘情愿,这个不该就是空论,但若那人不是良人,这个不该定是不该的。”

“好了好了,我都不知道我自己说的是什么,你问我这个做什么。”她方才似是想到了一个人,才不由得如此回言,可那人的身影在脑海中散去时,她又觉得自己是犯了糊涂,说的都是些什么乱七八糟的。

听之,阿瑜眉头一皱,抓着嬿婉的手,逐字逐句地说道:“假若三姑娘真的碰上了喜欢的人,千万要打听清楚那人的品行,切记不能认栽,被人哄骗了去。”

“遇到难事,告诉你大哥,你大哥定是会帮你的,有事不要藏在心中,就怕等到了尘埃落定的时候,悔之晚矣,听清楚了吗?”阿瑜看着嬿婉脸上单纯的模样,再想着她的纯善,不由得嘱咐道。

闻言,嬿婉觉得甚是奇怪,可看了看她面上的认真,只好讷讷地点了点头。

……

过了两日,颐宁堂似是闹出了事,整的全府上下人心惶惶。

起初,颐宁堂的一个丫鬟似是犯了急病,当夜就死在了房中,听下人提到,人被发现的时候,身上已然凉透了,此事下人禀报给了郑嬷嬷,郑嬷嬷瞧着老夫人回来的这两日,精气神不太好,偷偷瞒下了,怕惊着老夫人。

可就是这么一瞒,以为不过就是个小丫鬟,让下人卷着抬出府去安葬了。

但谁也没想到,与那个小丫鬟同房的下人,发觉到自己也害了病,浑身乏力,还生起了高热,她生怕自己也会就这么没了,偷偷去寻府上的大夫,想找尤大夫替她看看。

那个下人虽跟着老夫人从姑苏回来没几日,可听着府上的人都讲,那尤大夫是个热心肠,平日里,也没有觉得下人低贱,寻常下人有个小病,都会偷偷去找他瞧瞧。

这一瞧,倒真给瞧出事来了,不知是从哪处染上的天花,那全身上下的斑疹,瞧着极为骇人。

如此一来,瞒是瞒不住的了,尤大夫赶紧把此事告诉了国公爷,望国公爷能把颐宁堂给封起来,或者在天花还没有传开来之前,把颐宁堂中的人送出京都去,隔到城门外面的庄子上去。

国公爷思忖了良久,顾虑着颐宁堂的老夫人,可又担不起天花传散开来的罪责,往清水寺去了一封急信,信中所言,皆是让一泓高僧拿个主意。

成国公爷怕成国公府蒙上欺君之罪,罔顾京都中人的性命,犯下杀头重罪,声泪俱下给向圣上呈上了一奏章,还没等陛下发难,一泓高僧入宫面见圣上。

言之,天花本为疫病,虽会传染,可也能根治,望天子英明神武,遣太医院众人攻克此疾,封闭成国公府,未染病者可出成国公府,病愈者也可出,染病身死者运至城外焚之。

可皇帝听闻天花一事,只想把成国公府中染病的人,赶出京都,最好能离皇城离得远远的。

朝堂上的人,也众说纷纭,贪生怕死的人恨不得把染病的人就此焚之,以绝后患,一时之下,争而论之,可到底顾及着成国公是朝中重臣。

朝中的大臣也打探出了,最先开始染上病的下人是成国公府的老夫人的院里的人,而老夫人是近日才回的府上,那这么一猜测,怕是从京都外染回来的天花。

圣上和朝中大臣明知此刻把人移出京都,可能会让旁人也染上天花,但他们容不得染病之人,还待在皇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