镂钻竹节时,力道的掌握十分困难,稍一疏忽往往前功尽弃,因而要求制竿师具有高超的技艺和细腻的手法。

之后是削制节插,为了能让上一节的节插和下节的玉口具有良好的吻合性,节插须削制成一定的v字型角度。

角度的大小和平滑度需与玉口严丝合缝,使整根竿浑然一体,保证结合部位受力均匀。强度不受影响。

然后在竿体各处缠绕丝绢。

在上丝时,必须做到均一的力量和完全无间缝,方可为接下来的上漆打下良好的基础。

丝绢采用最高档天然蚕丝手工编制而成。此类绢丝具有耐高温,质地纤细而柔韧的特性。

接下来第一次上漆。

第一次上漆指的是在玉口、节眼、节间等处缠有绢丝的表面采取上漆的方式再度进行补强加工。

通过上漆不仅可以提高竿的华贵感,更重要的是能起到防水保护的作用。

这些漆都属天然树漆调制。

涂漆的漆笔也很特殊,漆笔的宽度、毛质、硬度等都非常讲究。

上漆次数一般为六到八遍,每上一遍漆之前都需进行反复的水砂打磨和自然干燥。

其后是玉口部的凿削。与前节相继的玉口部同样须凿削成与节插相吻合的v字型角度。

在凿削时首先分阶段慢慢地往内旋转削凿,待基本形状出来后再改用不同粗细规格的棒状钢锉将玉口内壁锉平磨光,使其达到与节插完全一致的角度。

之后是握柄的加工。

握柄是钓者与竿最常接触的部位,也是增加配重调整竿重心的重要部分,握柄手感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用竿者的钓感,因而艺匠们对握柄的尺寸及形状分外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