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9页

继续下去,第三层的底部跟第二层的口子一样大,不过笼子格子稀疏一些,口子处同样布满竹针,这样连起来漏斗就变得更大了。

如果这样一层连一层,最后甚至可以做成一个庞然大物,上百斤的大鱼都能被装进去,那就有另一种名称了,叫鱼籇。

今天时间比较紧,李君阁只编了三层,鱼笼口子半径在一米左右,长度有两米。

这样的鱼笼,可以抓住五六斤以下的鱼,再大的一般就不会往里进了。

看着粗糙的鱼笼,李君阁直撇嘴:“阿音这不是我的手艺啊,主要是没刀子,没法控制竹丝的粗细,不然我会编得很好看的。”

阿音小脸都被火熏得红扑扑的,笑道:“知道知道,你赶紧安排接下来做啥吧。”

李君阁笑道:“我先去下笼子,今后的伙食就指望它了,这火熄不了了,你先去锯些棕榈叶子,堆到一处等我来搬,我先去下笼子,取水,顺便找些吃的,今天午饭就这样对付吧。”

又取过两个大毛竹筒,在竹节里边的横片上拿手锯钻了一个洞,将两个竹筒并排用藤条编织在一起,从上到下拉出四根藤子做筋络,再拿藤条在两两中间来回编织,编成两根背带。

将竹筒背到背上,李君阁拎着拆解好的鱼笼向湖边走去。

来到湖边放下工具,看着湖中此起彼伏的鱼星,李君阁砸着嘴说道:“厉害了,比老子李家沟的鱼还多!”

接下来就是给鱼笼抹稀泥。

当然抹血最好,不过李君阁没有这玩意儿,只能放弃。

抹完稀泥,将鱼笼一层层用竹丝连起来,最后那一层鳝鱼笼子里边,李君阁扔了一些砸碎的田螺河蚌肉进去,将口子拿竹丝关好,将鱼笼下到了芦苇丛的边缘。

安放鱼籇要看水向,鱼类是逆水而游,因此笼口要向着水流方向,跟湖岸平行。

安好笼子,接下来就是取水。

湖边取水李君阁是吃过大亏的,打过两次蛔虫,还挨了一通揍,这才知道只有井里的水才干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