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8页

吃过饭正好闲得无事,一行人就答应跟着李君阁和阿音往村子里看看。

进厨房叫小准,结果这娃正在厨房里做眉做眼假装要洗碗。

李君阁一把揪着后领子:“不会洗就别装了!赶紧把摄影机带上,这个年的民俗纪录片还得靠你呢!建德叔,这小子我拎走了啊,秋丫头,一起吧,去看看王婆婆搞出什么花儿来!”

跟王婆婆相约的见面地点是祠堂,绕过照壁,李君阁不由得冒了一句:“靠!”

祠堂现在成了临时的新年民俗活动物资存放地,大鼓,大锣,大镲,连枪,腰鼓,花船,高跷腿儿,狮子,笑头和尚大脑壳,大蒲扇……分门别类摆放整齐。

最吸引人的,是两条巨龙。

先是巨大的龙头和一截弯曲的龙颈,拿粗竹竿穿着立在那里,头角峥嵘,须发贲张,金角银牙,眼睛鼓出,鳃边云纹密布,整体雄丽非凡。

眼睛瞳孔处还是两个小玻璃镜片,可以自由转动,简直活灵活现。

舌头从满是獠牙的龙嘴里伸出来,舌尖翘起,大嘴中虚含着一个小绣球,风一吹还呼噜噜直转。

整个龙头是竹丝编出架子,上面蒙上女红镶接的各色彩绸绣画,华贵威武。

这龙头不算竹竿,自身高度就有近两米,光头部直径就差不多一米二三,相当巨大了。

龙颈后边是长长的彩绸龙身,龙身上仅每片鳞甲都画有四层,外三层是金银白,再加上龙鳞底色。

背上还有锯状的金鳍,顺着龙背一铺十几米。

每隔一段,就是一个竹编的稀眼筒子,安放在龙身里边,一根粗竹竿伸出来,方便舞龙人持握。

整个龙身做工考究,后边还有一个盘曲的龙尾,工艺与龙头一样,也是一段弯曲的龙尾串在粗竹竿上,尾端是一个巨大散开的尾巴。

两条巨龙,一赤一苍,如同守护着祠堂的千年神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