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4页

“不是我,是老师他比照了各省份的教育资源,发现闽地和西北各省的教学资源太过贫瘠了。

你也知道,老师现在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教书育人中,他想要先在闽地开设一所普通书院,如果效果好,再在其他地方推行开。”

不过,在闽地开设书院,的确也是陆钦心中所想。

山文华眼前一亮。他在费县当了一年半的父母官,能力不算很出众,但和前任知县那个狗官相比,他的品行更为百姓所重。

这里的百姓推崇他敬爱他,他就总是忍不住想为他们做些什么。

“这太好了!实不相瞒,我也一直在发愁此事!”

等用过午膳,山文华就先离开衙门,亲送衡玉一行人去宅子安置。

这个宅子是他置办的,不过他一直住在衙门后面,这个宅子几乎没派上过用场,现在倒刚好能让衡玉他们住下。

在费县住下后,衡玉就如她告诉山文华的,经常在闽地各地行走,考察当地的风土人情。还用自己的身份令牌做敲门砖,到当地学官们那里拿到教学情况的详细公文。

她此行丝毫不低调,该花钱该享受时也不含糊,以至于闽地的官员压根没对她的到来升起什么警惕之心。

在这种情况下,衡玉的人慢慢顺藤摸瓜,开始摸查闽地盘根错节的官场,甚至有武艺高强的人潜入海港,探查海港的交易情况,统计交易额。

衡玉看到手下人统计出来的交易额后,唇角轻轻勾了勾,“每年上缴的税银只有三十万,但依照这个交易额,海港一季度的税都不止三十万了。”

所以在这中间,到底有多少势力盘根错节,又有多少人借机牟利、中饱私囊。

眨眼间,衡玉到闽地已经一个多月了。

她外出!一番,再回到费县时,就听山文华道:“齐夫子致仕了,他现在住进了书院里,把自己所有的精力都放在教书育人上。”

说着,山文华把信递给衡玉,让她自己看。

山文华口中的“齐夫子”,是前任翰林院掌院齐鹿,齐珏的祖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