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4页

更令人震惊的是她的低调,以及熹平帝对她极致的信赖。

白云书院创办三十年时,衡玉亲自督造一所院史馆。

如同史书一样,这个院史馆里陈列的一切,就是白云书院自己的史书。

在院史馆督造完成后,熹平帝亲笔赐下“院史馆”三字,并宣称自己是“白云书院不记名学子”。

在这一刻,白云书院真真正正有了魂魄,成为一种象征、一种圣贤文化的代号。

它彻彻底底达到了当年杜卢的评价——

“这样一所书院,就是古之先贤前来,怕也是要动心的。”

“讲究有教无类,注重因材施教。白云书院达到了先贤所要求的极致。”

白云书院创办五十年时,很多故人都化为一捧黄土,化为史书中的一个符号。白云书院依旧静静矗立在帝都郊外,历经岁月而不朽。

在这个极为隆重的日子,书院第二任院长山文华身着鸦青色长衫,领着白云书院所有在读学子、所有从天南海北赶过来的历届学子,在山门外俯身叩谢白云书院所有先贤。

是他们,成就了白云书院之偌大美名。

礼毕,山文华缓缓转身。

他早已不复少年时俊秀锐利,时光也已经将他打磨成这般温雅通透的模样。

他看向一旁的石碑,看向石碑上的训言。

历经五十年时光,时至今日,书院已经成功践行“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四句训言。

白云书院百年历史时,朝廷颁下旨意,将白云书院的创办日子定为朝廷的谢师日,在这一日天下间所有书院放假三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