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3章苦力贸易的新市场 (第一更,求订阅)

穷则思变,急了也是如此,其实,早要李来乐寻思着要衣锦还乡显摆一下,顺便从老家雇一些人过来的时候,就已经有人把眼晴盯在了国内。

不过并不是直接从国内引进,而是从新加坡,在新加坡有几十家堂所,这些所谓的堂所,就是“苦力行”。

苦力是“我大清”的传统的贸易,在新加坡的“苦力行”里,数百名衣衫破烂的汉子正表情麻木的坐在地上,等待着各地的矿山主、种植园主来“购买”他们。

“李先生,你这里的苦力都是什么价钱啊?”

赵富看着院子里的那些苦力。

“赵先生,你来到咱们这可就对……呃,咱们这里的苦力都是两广过来的,原来都是世代在山里头讨食吃,别看瘦,可个个都能吃苦。这个价钱也是公道的,只要汇丰银行银元券80块,就可以签8年的契约,这80块钱可以从他们的工钱里面扣的……”

苦力行里面,李明宽这位洪门大老正像这个从大明的成功群岛过来的商人推销着“苦力”,原本只会说广东话的他,现在也能说一口不太标准的官话!

其实,他倒是一直想把这些苦力卖到大明去,不过,不得其门啊。

这不在得知这位赵先生是从成功群岛那边过来的之后,他立即亲自接待这个潜在的大客户了。

毕竟一直以来他都想要把苦力生意做到大明去。不,不是苦力,是移民,只不过他这里的移民成本更低一些。

“契约上他们一个月要多少工钱?饭食又怎么算?一天工作多长时间,一个月需要休息几天,住宿有什么要求吗?”

作为油棕种植园主的赵富之所以会问的这么细,就是想了解是不是划算。要是不划算的话,压根就不需要从这里买人。

“一个月八块钱的工钱,至于饭食,一天有两斤半番薯就成,隔三差五的能吃到一顿咸肉那就再好不过了,至于休息,那肯定是没有的,不过按规矩,每年腊月二十六到正月十五是不上工的,但还得给工钱的。至于住的地方,这个就再简单不过,给他们发点斧头、锯子什么的,让他们自己砍点材料搭个棚子也就成了。铺盖被窝什么的都用不着,给张席子就行,反正咱们这地方暖和,有没有盖的都一样……”

李明宽的话,让赵富傻了眼!

不是因为高,是因为……便宜啊!

一个月才八块钱的工钱,至于饭……不对,官府那边规定的有,工人要保证吃到三两鱼肉,而且每个星期都要休息一天。

大明啊。

总还是比别的地方有人情味啊!

赵富反倒是有点儿庆幸了,瞧着那些神情麻木的苦力,他想到自己当初上船的时候,也和他们差不多,不过幸好轮到一个好东家,要是和这些人一样,恐怕早就死在不知什么地方了。

“赵先生,这是在下的名片,虽然不敢说我这边的的苦力是最便宜的,但肯定是最好的,赵先生若有什么需要,可以直接找在鄙人。”

见这个赵先生似乎还在犹豫,心知对方怕是要货比三家的他,忙递上自己的名片,然后又特意提了自己的优势。成功群岛在什么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