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9章 大明的举国体制(第四更,求订阅)

朱大皇帝直接了当的说出了一个极其新鲜的词汇来。

其实,在某种程度上来说,这就举国体制,毕竟,在这个时候,没有任何国家出台过类似的鼓励办法,而这种举国体制的优势,正是朱大皇帝所熟悉的。

“举国体制?”

方展博有些茫然的看着陛下。

“方卿家,相比于其它国家,大明在这些年之所以进步惊人,就是通过国家制定工业发展计划主导经济建设,说了在举国体制推动下,我国集中财力和其它所有力量进行工业建设,在一些重要工程、重大项目上取得令世人瞩目的成就。这些年来我们的工业发展,主要得益于此……”

提到大明的“举国体制”时,朱大皇帝颇有些得意,因为正是他把这一“法宝”引入到大明,从而让大明在短短十五年内,就成就了其它国家难以想象的成就。

“什么是举国体制呢?说白了,就是通过特殊的资源配置与组织方式,由政府统筹调配全国资源力量,达成相应目标任务,这也就是我们的五年计划。但是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进一步扩大这一机制的应用范围,并不一定非要通过官方的直接投资,就像《造船鼓励办法》一样,用一些政策的引导、支持,去撬动民间资本加入到国家的发展之中,毕竟这些年,我们的民间已经积累了不少财富,按照英行的统计,咱们今年的存款余额将突破六十亿,这笔钱要是能利用起来,超英赶法,那可是指日可待的事情啊……”

提到银行里的六十亿存款时,朱大皇帝也是有点儿纠心啊,这行一笔巨款一年仅仅只是利息支出就多达三亿之多!

这笔钱只要有其中的一半能够用在投资上,大明的超英之路也就指日可待了。

想了一会,朱大皇帝说道

“其实,我们可以进一步研究一下,既然我们可以利用一个法案撬动了造船业和航运业的发展,那么是不是也可以出台一些法案,鼓励其它的民间企业,在过去的十几年里,在国有企业壮大的同时,民间的企业也在发展状大,就像在南苑围仅仅只是绕着大华钢铁公司、千里马汽车公司等大型企业,生产各种部件、向大公司供货的小企业,足足千余家,这些企业的产能是大型企业的有效补充,他们发展壮大的同时,大明的工业实力同样也在增强。我觉得,我们完全可以出台相应的法案,比如说,定向企业的工厂建设以及机械设备的信用贷款之类的扶持,这个定向企业,就是国家所需要的,对国家工商业实力提升有益的企业。”

朱大皇帝在提出这个想法的同时,他的脑海中发展开来,这个所谓的需要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