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9章 大明的航空母舰(第一更,求订阅)

前者属于工商部统制,而后者,就是他的移民司统制。

之所以抢手归根到底是,大明每年需要从海外运回几千万吨煤,一边需要从华夏引进大量的移民。

今天刘昆鹏是到船厂参加一个新移民的船下水仪式——17万吨的“河南号”移民船的下水仪式。

“河南号”是大明的第二代大型移民船,吨位17032吨,船长227米,宽223米,是世界上除了“大东方号”之外最大的船,安装两台三涨式往复蒸汽机,是当时同类蒸汽机最大的,可以产生15000马力,双螺旋桨推进,设计航速18节,最大航速19节。

“185万个床位,16艘同级移民船,算起来,一年差不多可以把两百万移民运到大明啊……”

将手中的“胜利酒”丢了出去,正中“河南”号的左弦。干船坞的闸门打开,这艘大型移民船就在零零散散的欢呼声中稳稳地浮了起来。刺耳的船笛声响起,提醒围观的人们——他即将走向大海,驶往国内。

当然,他还需要进行舾装——安装移民舱,那些移民舱和集装箱类似,甚至就连同“河南号”也有点类似集装箱船,宽敞的舱室内可以安装1200个移民舱,每个移民舱可容纳20人,如果不是因为每层都需要安排餐厅(学习室),则可以运送更多的人。

不过即使是如此,也已经是极限了,每艘移民船从华夏满载移民离开时,都是他这个移民司长最担心的时候,害怕啊!害怕发生海难!一旦出事,那可就是有史以来最大的海难了!

还好,这一路都是深海航线,不需要担心礁石之类的危险。

“刘司长,最近明年六月,三大船厂的“河南级”都会交付,有了它们,移民每年至少可以增加两百万!”

李威尔,是大明最知名的船舶工程师,他是爱尔兰裔归化民,在他还叫威尔·劳思时,曾参加过“大东方号”的建造,南华的第一批万吨轮就是由他设计建造的。

当然,他的名望并不是主持建造了大明的第一批万吨轮,最根本的原因是——大明有三分之一的船舶工程师,出自其门下,可以称得上是大明造船工程师的“祖师爷”。

“李工,两百万说着是不少……可还是不够多啊!”

刘昆鹏笑着着说道。

“在华夏有好几千万同胞等着我们运回来呢!”

华夏什么最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