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9章 (第三更,求订阅)

与此同时,前沿的战壕中,尽管战斗即将开始,可是军官们并没有督促战士们检查武器,而是向他们分发着保险单和信纸,同时大声的提醒着士兵们军人人寿保险单的重要。

早在14年前,在南华保险公司成立后,还是大老板的朱大皇帝,就为公司保安队的官兵购买了人寿保险,在过去的十几年间,这一政策被一直延续着,而且保险赔偿金也在不断提高,和抚恤金足够他们的家人,在他们阵亡后衣食无忧的过完下半生,军官有责任在战斗前,提醒战士们认真填写保险单。

“大家一定要仔细填好保险单,如果牺牲了的话,受益人就能得到600元的保险赔偿,如果没亲人的话,可以选择捐给基金会,比如帝国军人遗族基金会,这是专门照顾阵亡将士遗族的基金会……”

“所有人都必须认真填写遗嘱,写好后交给给班长后……”

大明帝国军队给予军人的保险以及抚恤是极其丰厚的,现在已经突破了一千元,差不多相当于普通人7年的收入,再加了遗族补贴,大明帝国根据自身的财力给予了阵亡军人最为丰厚的抚恤。除此之外,早在七年前帝国荣军院就已经建成,伤残士兵可以直接入住荣军院,任何为帝国战斗过的伤残官兵,都可以在那里得到照顾,所有的费用都由皇家承担。

军人为国尽忠,国家代其尽孝。

在大明从来不是一句话,这是所有人都很清楚的。

“父亲大人安好,不孝儿叩安,今日部队接总攻之令,虽部队尚未进军,然总存一死而已。倘若父亲大人看到这封信,那不孝儿势必已经入忠烈祠,与忠烈为伴,享一年四祭之荣耀!

不孝儿身为帝国军人,理应尽忠,忠烈祠再相见,实为我军人之荣耀!儿能以血肉之身报还陛下、国家,实应尽之事,自古忠孝不能两全,生不能尽孝,却又令父亲大人以花甲之年,又遭此事,望父亲大人于儿身后,以不孝斥之,如此若能缓父亲大人之悲,儿亦含笑于九泉……”

书写着遗书时,泪水不时从王青山的目中流出,他的父亲是并州知府王见云,他爷爷是户部尚书王有龄。

陛下对王家可谓是恩重如山,对爷爷有救命之恩于先,后来对父亲又又有知遇之恩。

与清国重科举不同,大明重军功,达官显贵的子弟如果不从军,是会被瞧不起的,和很多显贵子弟一样,王青山在高中毕业后就考入军校,从军校毕业一年的他,刚刚晋升为连长,在战争爆发之后,他不止一次想象过以死报效陛下、国家,可现在真的面临这样大战,他的心里难免会有些牵挂,不过20岁的他,人生也是刚刚开始,有所牵挂,甚至遗憾也是自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