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3章 发明家的回报(第二更,求订阅)

当然了价格也更高。

不过大型拖拉机的研制并不怎么顺利,究其原因还是因为大型拖拉机的重量大,地面压力大,在耕地时会碰一系列的使用问题。

“车轮还是要进一步加大啊。”

喝了口咖啡,唐少曾的眉头微皱,正当他准备拿起笔,计算应该把车轮加宽多少时,旁边报纸上的新闻吸引了他的注意。

即便是三流小报有时候也会出现有价值的新闻,各家报社总是互相转载各自的新闻,这份《青州早报》上一篇不起眼的新闻引起了他的注意。

“给拖拉机装上钢脚?什么脚?”

端着咖啡杯的唐少曾,盯着报纸上的新闻看了一下,不过只是简单了,看一下上面的介绍,他的眼前就是一亮,急忙拿起挂在衣架上的衣服,在出门时对秘书吩咐道。

“孙经理找我的话,我出去一趟。”

作为总工程师的唐少曾基本上可以自由支配他的时间,他甚至没有去火车站,而是直接驱车直奔300公里外的新沂,还好,帝国的公路建设的还算不错——在过去的十几年里,斥巨资改修建了数十万公里的柏油公路,虽然投入了大量的资金,但是好处也是很明显的:政府可以很快的到达全国各地,不管是收税还是镇压叛乱或者战争,都比以前进步了很多。

当然了,政府并没有亏本——那些道路都是收费公路。修路某种意义上也可以赚钱的,因为收费公路效果明显。大量的有钱商人明白道路的巨大潜力,争前恐后的进行投资,迅速发展了大明的交通系统。

通过收费站驶上公路后,唐少曾就以每小时50公里的时速向目的地行驶,尽管公路收费,但是和欧洲一样,人们并不反感收费公路。毕竟,所有人都在感慨旅行时间的降低。从一座大城市到另一座大城市,舒适的汽车可以自由奔跑,快速到达。

因为路上的汽车并不多,在不断的加速下,很快唐少曾的千里马汽车就超过了60公里,其实它最快可以达到67公里,不过很少有人能开到那样的高速。可即便是如此,也比火车快了很快。

在唐少曾抵达农庄时,太阳已经快要落山了。为了赶时间,他甚至都没有在服务区吃饭,只是在停车加油时,吃了块面包,然后就直接驱车来到了新沂,又在乡间的土路上开了两个小时,终于抵达了吴华孙的农庄。

“吴先生,这是一份授权书,如果你签字话,我们会像你支付5000元,往后每年公司都会将向你支付1500元的专利授权费,并且以每年5递增。”

一见到吴华孙,唐少曾就表明了他的态度,作为公司总工程师的他有权根据个人的判断收购一些技术。而在他看来这个履带,绝对是最适合拖拉机的一种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