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页

焦芳看着楚毅道:“督主当记,烂船尚且有三分钉,其他勋贵不说,至少京师之中,以英国公为首的几家勋贵世家却是一直都在试图恢复昔日勋贵与文臣分庭抗礼之盛况。”

楚毅沉吟一番,苦笑道:“本督乃至陛下何尝不想将武将勋贵扶持起来以平稳朝堂势力,可惜……”

无论毕亨还是焦芳都明白楚毅的叹息是什么意思。

说到底武将勋贵集团的没落有几个方面的原因。

最大的一方面便是天下承平,武将的重要性自然会不复以往,没有战争就没有功勋,长此以往,武将地位必然为文臣所取代。

还有一方面便是开国之时的那些勋贵后裔一出生便有爵位在身,享受荣华富贵,十之八九便沦为了纨绔子弟。自身不争气,没有人才,勋贵集团自然没落。

对于大明而言,勋贵集团没落,土木堡一役只不过是一个导火索罢了,哪怕是没有土木堡之变,随着老一辈老去,勋贵集团同样也会被文臣压制,最多就是不至于一下跌的那么惨罢了。

对于勋贵集团,说一句烂泥扶不上墙还真不过分,整个勋贵集团以及武将系统几乎是从头烂到了脚,以至于数十年后,区区倭寇愣是纵横东南数省之地,成千上万的卫所兵犹如废物一般一触即溃。

焦芳看着楚毅道:“督主不妨去见一见英国公,听一听英国公有什么意见!”

楚毅点了点头。

目光落在毕亨身上,楚毅道:“毕大人,待得吕文阳被拿下,本督便会奏请天子委任毕大人为漕运总督!”

毕亨连忙道:“督主费心了,下官定不负督主所托。”

遥望东方,楚毅缓缓道:“这会儿若是不出意外的话,杨廷和他们一行人差不多也该到了天津卫了。”

却说杨廷和出了北京城便一路直奔天津卫而去。

本来如果说坐船的话,借助运河,速度自然极快,也就是一日功夫便能够赶到天津卫。

然而杨廷和却是选择走陆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