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7页

虽然说如此,可是却也阻挡不了他们激动的心情。

然而他们却是要失望了,英国公还没有作死到那种程度,双方好歹还处在一种联盟的状态,这种情况下,楚毅真的动了英国公府,那才是有害而无利呢?

尤其是眼下江南宁王起兵在即的情况下,如果说他真的动了英国公府的话,只怕真的会令军心动荡。

别看勋贵一脉在朝堂失势,但是有一点却是不能否认,那就是军中将领同勋贵还有武将世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一旦动了英国公,搞不好就会让一批军众将领生出二心,这不正趁了宁王的心思吗?

宁王手下真的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将领,看看宁王手下都是什么货色吧,要么就是江湖上的江洋大盗,要么就是绿林中的盗匪,至于说军中将领,真的没有几个人投靠宁王的。

王阳明能够轻易平定宁王之乱,一者是王阳明自身允文允武,乃是难得的出将入相之大贤,另外一方面也是宁王手下没有能征善战之将领的缘故。

在这个时代,兵书那就是禁书一样的存在,只在皇家还有武将世家当中传承,至于说民间可是极少人能够接触到兵书。

这就注定了拥有治军、统军之才能的将领大多出自于武将、勋贵一系,虽然说不排除有那种天生的军事奇才,可是这种奇才终究只是少数。

当然此番勋贵集团的作为却是让楚毅、朱厚照大为失望,无论是楚毅还是朱厚照都对勋贵集团生出了其他的心思,这恐怕是张懋等勋贵所想不到的。

楚毅纵马而去,却是直奔着京营而去。

京营近二十万大军,分别驻扎在一处处营盘之中,可以说这近二十万大军绝对是大明所能够拿出来的最强的军事力量了。

至于说边军,边军之中或许有一些人马堪称精锐,但是大部分边军未必就比地方卫所士卒强多少。

放眼偌大的大明帝国,一场土木堡之变直接令大明军事力量由盛转衰,没有一支强大的兵马在手,什么都做不了。

楚毅花费了这么大的精力,总算是重组了京营,此番自然是要前去宣示自己对京营大军的主导权。

显然张懋就很聪明,他没有想过要同楚毅争夺军权,因为张懋心中再明白不过,他们勋贵集团可以作为楚毅的盟友辅助楚毅掌握大军,若是他真的流露出对于京营大军掌控权的渴求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