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0页

若非是楚毅被封王的话,杨一清的功勋怕是也就是封侯,但是楚毅被封为王爵,这就使得一众有功之士的封赏被无形之中拔高了许多,所以此番朝廷上下一下子便将多出数十名侯爷、伯爷,至于说子爵、男爵怕是数百之多。

可以说这绝对是大明自靖难之役后,封赏爵位最多的一次,当然大明一战而覆灭鞑靼二十万大军,更是生擒鞑靼可汗等众多贵族,几乎一战将北方异族给打断了骨头,至少可保北方边疆数十年太平,此功即便是再多封赏几位公爵、侯爵也没有人能够说什么。

除了杨一清之外,在这数个月之间表现最为夺目的便是王守仁了,在宁王起兵之后,江南空虚,王阳明以一己之力力挽狂澜,可以说宁王之乱被平定,王阳明之功至少占八成。

以王阳明当时的声势,只要朝廷援军能够跟上,即便是楚毅不前往江南坐镇,王阳明也有把握平定宁王之乱。

当然也有极小的可能会使得宁王坐大,不过不管如何,王阳明在平定宁王之乱的过程当中的一番表现就甚至比之杨一清来都要显得耀眼夺目。

只是如今王阳明并没有随同大军回返京师,而是在江南之地平定宁王叛乱的余孽,不过对于王阳明的封赏却也出来了。

“王阳明平叛有功,破南昌,掠九江、下安庆,复扬州、苏州等地,功在社稷,今敕封为安国公,世袭罔替。”

对于王阳明的封赏,满朝文武倒是不觉得惊讶,实在是王阳明在宁王叛乱当中的表现太过惊艳了,简直就是闪瞎了一众人的眼。

谁又能够想到平日里经学文章做的花团锦簇,乃是有名的大文士的王阳明竟然在兵法韬略之上还有这般的天分造诣啊。

身为吏部尚书、内阁阁老的王华纵然是养气功夫再好这会儿也禁不住激动的热泪盈眶。

王阳明乃是王华之子,他王华兢兢业业一辈子,所图也就是身死之后能够得朝廷追赠一谥号罢了,至于说名留青史,王华还真的不敢去想。

但是现在,他那儿子王守仁竟然因为军功而被封为安国公,这可是世袭罔替的国公之位,意味着大明不亡,爵位传承不绝,他们王家也可以同英国公、定国公这些传承了上百年的国公之家并列了。

不知多少官员在王阳明的封赏出来之后忍不住用一种艳羡的目光看向王华。

除了杨一清、王阳明两人托了楚毅封王之福被破格封为世袭罔替的国公之位,徐天佐、程向武等一众将领的封赏也都一一的被宣布。

如程向武,卢大柱等人领军在外,尚未自草原回归,不过封赏却是没有落下,皆被封为侯爵。

除了这些人之外,此番被封为侯爵的尚有腾襄四卫指挥使韩坤,京营指挥使许宏业等,这些人皆是在巴尔斯博罗特攻打京师之时表现卓越之将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