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1页

其实只要是有过带兵经验的将领一看到这些士卒就能够判断出这些士卒究竟是新兵还是老兵。

按照杨一清还有朱厚照的意思,此番再加派十万大军前往东瀛。

虽然说东瀛之地那些所谓的大名手下的人马不算少,可是其战斗力根本就不敢恭维了,否则也不可能轻易之间就被楚毅平了十几个国家。

显然楚毅消灭了不少东瀛异族,同样也抓了不少精壮送往矿山,但是占领之地少不得要分一部分人马去看管。

本身楚毅飘扬过海而来,所带来的士卒也不过是只有五万罢了,刨除交手之时运气不够好所死去的那些同伴,楚毅手下仍然有着近五万之众的士卒。

五万之数看着的确是不少,可是随便分散人手,这么下来,结果就是楚毅手中可用之兵马已经只剩下不足万人。

上万人马其实也不算少了,关键用来防守还没什么,一旦主动出击的话,楚毅倒是不担心灭不了那些大小邦国,关键是灭了那些大小邦国之后,能不能够守住所占据之地。

都说东瀛多金银矿藏,楚毅灭了十几个大小邦国,那些纹银除了一部分是搜刮出来的,其余的都是来自于矿上。

十几处大大小小的矿藏下来,每一处矿藏都要数百乃至数千士卒看管,否则的话那些动辄成千上万的奴隶还不一个个的逃之夭夭啊。

显然朝廷此番派遣十万大军前往东瀛,一方面可解楚毅手下缺人的问题,另外一方面也昭示着满朝文武的注意力转移到了东瀛来。

如果说先前征伐东瀛,真正关注这一点的根本就没有多少官员,可是如今却大大不同,那数百万两之多的纹银真的是超乎了一众文臣武将的预料,最关键的是楚毅竟然占据了那么多的金银矿山,这也就意味着这不是一锤子的买卖,而是源源不断的可以自矿山获取金银之物。

一年下来数百万,上千万两的纹银实在是太具有诱惑力了,这满朝文武,除了极个别之外,可以说大多数的人都由一开始的反对或者冷眼旁观而变得激动起来。

十万大军浩浩荡荡自京郊而来,加上一部分朝廷所挑选出来的将领,足足十万多的人马聚集在一处。

高台之上,朱厚照居高临下看着那黑压压一片,根本就看不到边际的大军队伍,眼中禁不住流露出几分兴奋之色。

杨一清、张懋、焦芳等几位重臣站在朱厚照身侧,只听得朱厚照开口道:“将士们,东瀛倭寇犯我沿海之地,劫掠我大明海商,杀人如麻,可谓是我大明之大患,大总管楚毅提兵五万已杀至东瀛,今日朕亲送众将士,惟愿诸位此去旗开得胜,凯旋而归,朕希望来日表功之时,能够于朝堂之上再见诸位。”

“陛下万岁,大明万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