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7页

按照楚毅所说,内阁首辅选谁,如何安排,关键要看天子对于大明未来数十年有这何等的规划和期待。

如果说天子想要继续推行新策的话,那么这内阁首辅的人选必须要从武王党之中挑选,楚毅推荐第一任内阁首辅为杨一清,而接任杨一清之人则为王守仁。

二人年岁相差不小,王守仁年不过三旬,虽然说文武双全,乃是出将入相之大才,但是论及沉稳以及施政能力的话,尚且要差杨一清一筹。

因此楚毅首先推荐的便是杨一清,而等到王阳明在朝堂之上经过数年磨砺,将来接替杨一清自然是顺理成章。

当然天子如果想要稳住眼下的局面,不再进行新的开拓,只要保持大明平稳发展,那么内阁首辅的人选就要选择陈鼎这位中立派的代表。

陈鼎是朝中一部分不偏不倚,在朝堂争斗当中保持着中立姿态的官员的代表,同样陈鼎的性格也是为人耿直,为官清廉,虽然说没有什么开拓性,却也是萧规曹随的极好人选。

朱厚照在楚毅所推荐的人选当中,最终选择了杨一清,显然朱厚照并不满足于眼下大明的局面,他想要做的更好,希望有朝一日可以超宗越祖,史书之上,光耀千古,不逊于秦皇汉武。

“报,天津卫加急军报!”

一如往常,平静的京师伴随着一声声的呼喝之声传来,长街之上不少百姓纷纷闪避开来,满是惊愕的看着那纵马驰奔的传令兵。

短短一炷香的时间,足足三波传令兵纵马入城。

大早朝之上,当内阁首辅的人选定下来之后,可以说此番大朝会最大的问题便已经解决了。

正当一众文武讨论着一些政务的时候,突然大殿之外,一名内侍尖声道:“天津卫加急军报!”

所有的官员皆是一愣,下意识的向着大殿入口处望去,只见一名传令兵气喘吁吁地拜倒在大殿之外努力高声道:“陛下,有敌自海上来,天津卫港口危矣!”

“什么!”

满朝文武为之震惊,哪怕是坐在那里的天子闻言也不由得皱了皱眉头。

作为内阁首辅,直领兵部的杨一清如今绝对算得上是朝中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