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0页

《灵乌赋》几个大字映入眼帘,在场的皆是文人士子,当看到绢纸之上的几个大字的时候,不少人眼睛为之一亮。

灵乌赋可是大儒范仲淹的名篇,天下谁人不知范仲淹,范文正公之名,其他不说,单单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便使得范仲淹名动天下。

这一篇灵乌赋一出,自然是让在场一种人为之精神一振,其中一名士子一脸惊叹的看向李维道:“李兄,这……这莫非是昔日范公手书之灵乌赋?”

坊间流传诸多版本的关于范仲淹的文稿,不过那些文稿并非是范仲淹亲笔手书,而是后来者刻印而出。

一者是范仲淹手书,一者是雕版大批量刻印,两者之间自然是没有什么可比性。

如果说不是范仲淹亲笔手书的话,那么想要一篇灵乌赋的话,随随便便就可以买到。

李维闻言脸上带着几分骄傲之色道:“不错,这正是当年范公亲笔手书之灵乌赋,这一份手稿辗转落入我李家,一直珍藏至今,若非是今日为求朱兄一词,李某绝不会轻易将这一篇范公文稿请出!”

楚毅喜好各种前贤大儒之亲笔手书之文稿已经流传开来,想要请动楚毅赋诗作词的话,若然没有前贤大儒之文稿的话,那是请不动楚毅的。

就算是有前贤大儒的文稿在,是否去做,那也要看楚毅的心情。

各种前贤大儒的文稿楚毅是见了多了,以他当初在大明的身份地位,哪怕是不下什么命令,下面的人知晓他喜好收集前贤大儒的文稿,一个个的都会主动去收集,所以说楚毅真的是见多了这样的文稿。

灵乌赋的确是范仲淹之文稿,但是谁让楚毅的胃口早已经被养叼了呢,单单是一篇文稿还真的不可能打动他。

伸手翻看了那灵乌赋,识海微微震动,楚毅随手将之放下。

李维见状心中轻叹,他就知道,单靠自己这灵乌赋未必能够打动楚毅,所以眼见楚毅之举动,虽然说心中有些失望,倒也是不慌不忙,反而是看向边上的一名文士道:“孟理兄,小弟听闻孟理兄手中有一卷先汉董仲舒手书之《天人三策》,不知……”

众人闻言不由的倒吸一口凉气,就算是孟理也猛然抬头向着李维看了过去。

董仲舒何等人也,那可是提出天人感应,大一统学说,建议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一代儒家先贤。

其手书之文稿之珍贵可见一般,尤其是在儒家学子心目当中,董仲舒的地位更是非同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