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2页

到了如今,段誉一身修为放眼整个大理,能够强过段誉者却是寥寥无几,大理国几尊天人强者之中,就算是那位枯荣神僧也不敢说自己能够强过段誉。

段誉接过军报只看了一眼便是微微一叹道:“若说别人能够镇压六大天人的话,我还真的不信,可是如果是楚毅的话,却是不好说了。”

能够让段誉说出这般的话来,可见楚毅当初给段誉到底留下了何等深刻的印象。

倒是在场的几位重臣当中,其中一人脸上露出去几分不屑之色道:“世子殿下莫不是太过高看了楚毅不成,区区一阉人出身的权阉罢了,竟然也当得起世子殿下这般看重?”

此人一开口,包括天子段正明也不禁看向此人,在场的几位重臣同样是看着对方,此人能够在这等场合以这种语气同明显是下一代皇位继承人的段誉说话,便可见此人身份的不简单。

高泰明乃是大理高氏一族的族长,其父高升泰身在朝中之时,就算是身为天子的段正明都要看其面色行事,可见高氏在大理国之中的威势。

身为大理国宰相的高泰明背后有赋闲在家的高升泰作为靠山,朝中更是有一干大臣为其爪牙,可以说大理国至少大半的官员皆同高氏有关,与其说段氏执掌大理,倒不如说段氏与高氏一同执掌大理。

深吸一口气,段誉看向高泰明道:“誉不过是陈述事实罢了,宰相大人若是不信的话,那么大金六大天人,十几万精锐又如何会败的那么干净利落?”

高泰明一甩衣袖道:“那楚毅一人镇压六大天人,高某是不信的,怪只怪那些金人太不争气,真不知道他们究竟是如何灭了大辽的。”

段正明眼见高泰明没有同段誉发生冲突,微微的松了一口气,毕竟他们段氏尚且要依靠高氏来治理天下,如果说作为下一代的储君的段誉同高泰明关系不睦的话,到时候必然会影响到皇位之传承。

就听得段正明开口道:“誉儿,伯父知晓你同那楚毅有过一段交集,此番便由你作为使者前往大宋一行,试探一下大宋对我大理究竟是何态度?”

一旁的高泰明对于段正明的安排倒是没有什么意见,他不信楚毅有那么强,但是却也明白,楚毅一阵覆灭大金十几万精锐,使得大宋声势高涨,必然会带给周边国家极大的压力,大理必须要根据大宋的态度来调整国策,所以说派人出使大宋是必须的,而段誉的身份也恰恰再合适不过了。

周边各国震动不已的时候,大宋国都汴梁城同样是泛起莫大的波澜。

楚毅北伐的消息传回京师的时候,偌大的汴梁城几乎为之沸腾,毕竟大宋自太祖赵匡胤起便有着收服燕云之地的豪情,然而现实却是残酷的,自太祖赵匡胤立国到如今已经有一百多年过去了,可是大宋依然没有能够收回燕云十六州。

中原之地无法一统,这便使得大宋相较于大唐来明显差了一个层次,想大唐盛世,周边各国雌伏,可是大宋呢,却是饱受周边各国的威胁。

如今突然传来楚毅率军北伐,试图收服燕云之地的消息,可以想象汴梁城到底会有什么样的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