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章

投我以乱臣 若兰之华 860 字 3个月前

穆玄侧躺着蜷在草席上,明明冷得牙关直打颤,身上的冷汗却止不住的往外冒。还没挨到后半夜,身上那件麻布单袍便被汗湿透了。

他很累很困,短短一日,已经被疼痛折磨得有些麻木。此刻,一双黑眸睁得大大的,一动不动的盯着壁上的那盏油灯。

那昏黄的焰心渐渐晃成一片昏黄的光影。光影里,出现一连串的幻象。一会儿是隰桑院的合欢树下,母亲坐在树下那把躺椅中,含笑望着怀中正睡得香甜的小团子,并轻轻摇动着美人扇,替她的小团子驱赶蚊蝇。一会儿是遍开牡丹的洛阳行宫里,将要离开时,母亲送他至宫门外,他牵着马,脚尖踢着一颗石子往前走,闷声说道:“阿姐病了。特别想念母亲。母亲能不能回去看看阿姐?”。母亲温柔的望着他,似看穿了他的谎言一般,道:“你阿姐生病了,应该看大夫,母亲不是大夫。回去反而会把病气过给她。”他满是失望,便问:“母亲到底患了何病?连宫里的御医都看不好么?”母亲只是笑,揉揉他脑袋:“说了你也不懂。等你长大了,就会知道了。”他郑重的点点头:“等我长大了,一定单独开府,接母亲回去住。”

可长大还要好久,这样虚无缥缈的信念,并不能支撑太久。于是,眼前景象又变了。还是那座洛阳行宫,只是花影凋敝,只有宫墙下枫叶如火如霞的燃放着生命。母亲就立在枫树下,仰头望着湛蓝如洗的天空出神。他走过去,从怀中掏出一封被揉得有些皱巴巴的书信,天人交战片刻,还是咬牙抬起头,把信往母亲面前一递,道:“这是父王写给母亲的信。他想让母亲回府住一阵子。”他清晰的看到,母亲眸光一凝。他的眼睛也跟着一亮。然而最终母亲也没接那封信,还罚他在院子里跪了两个时辰。原因很简单,他伪造了父王的字迹。他自小体质特殊,即使是小小一点擦伤,无论抹多少金贵金疮药,都要过好多天才能完全愈合。夜里睡觉,母亲用手指挑了药膏,动作轻柔替他揉开腿上跪出的淤痕,道:“玄儿,以后不要再做这样的糊涂事。这一生,母亲都不会再回邺都了。”他那时年纪尚小,鼻子一酸,险些掉出泪。忙掩饰过去,郑重的向母亲保证不会再犯。从那次之后,他在母亲面前,就再也没有提过“邺都”二字。

在这一夜,这一刻,这个对于世上的人和事再没有什么牵挂的时刻,他竟然又想起了远在洛阳行宫的母亲。

地牢里自然感受不到什么昼夜变化。只是东方露出第一抹鱼肚白时,暗卫们会准时交班。

穆玄浑浑噩噩的睡了小半夜,醒来后便咳嗽不止,面上也透出明显病态的潮红。臀腿上的伤有好几处溃烂处都生了冻疮,反而没有那么痛了,本就严重发炎的小腿,又肥肿了一圈,此刻即使不动,胫骨也仿佛被人从中间生生锯断一般,钝痛不止。

穆玄提出想去通道外透透风。

灵枢终于露出为难神色。

穆玄:“这点小事,还要去请示父王么?我这样子又跑不掉。”

灵枢便让人打开牢门,和另外一个暗卫一起扶着穆玄到通道入口的平台上待了会儿。

一条通道,贯通地下两层石牢,直通麟池中心的水榭。站在通道上,一束阳光,恰穿透波光粼粼的水面,照到那少年俊美如玉的面上。

“你叫……灵枢,我想自己待一会儿。可以么?”

灵枢倒委实一怔。顷刻,颔首为礼,和另外一个暗卫无声退到了两丈之外。

穆玄仰头,静静的感受着那一束阳光的温度,过了好久,才悄悄从怀中掏出一块折得整齐的麻布衣片和一只制作精巧、栩栩如生的机关木鸟。

那木鸟只有蛋卵大小,腹部却暗藏机关。穆玄把那块衣片仔细塞进鸟腹中,合上齿口,鸟儿立刻扑棱着翅膀,追逐那一束阳光去了。

第109章 云中书

惠明帝是微服来的, 身边只带着王福安并两个内侍省的高手。

东方也就刚刚透出些亮光。当亲眼看到本该在承清殿处理朝务的皇帝陛下犹如天降般出现在穆王府的会客厅中,并在神态悠闲的品着一碗不怎么精致的茶水, 穆王的心情几乎可以用“震惊”来形容。

“姐夫快请起。”

惠明帝搁下品到一半的茶水,从主位的那把圈椅里站了起来, 前行几步,亲手扶起跪在客厅正中的穆王。

穆王坚持行完礼,才一脸严肃的道:“不知圣上驾临,臣有失远迎。”

惠明帝笑着摆摆手:“都是一家人,什么远迎不远迎的,朕不过闲来无事,随便出来走动走动。朕记得, 上次过来姐夫府中,还是玄儿满月宴时。一晃眼,都这么多年过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