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投我以乱臣 若兰之华 858 字 3个月前

见姜氏过来,胡氏立刻起身相迎,亲昵的挽着姜氏的手道:“正说曹操呢,曹操就到了。”指着那些蜀锦道:“再过两月,月娥也该及笄了,我兄长特意托人从蜀中带了些上等蜀锦,给他外甥女做及笄的礼服。听说这本是要拿来御贡的,兄长悄悄替我留了几匹。我挑来挑去,眼都花了,也瞧不出哪个更好,姐姐见多识广,素来有眼光,不如帮我拿个主意。”

胡家世代经商,胡氏的兄长便是在蜀中做绸缎生意。又听胡氏笑道:“这么多的布料,月昙和月娥也用不完,不如姐姐替菖兰也选一匹。至于咱们和老祖宗的那份,不比她们姑娘家的颜色鲜亮,先搁在我那里了。改日我亲自给姐姐送到院中。”

姜氏淡淡一笑,以往还与她虚与委蛇的客套一番,今日却懒得装了,道:“既是御贡之物,做礼服尚可,裁作寻常衣裳未免太过绚丽隆重。我还是更穿得惯雪缎。至于菖兰,向来喜欢穿轻软的衣物,用软烟罗就很好。”

便不再理胡氏,同孟老夫人见礼后,道:“娘,说到拿主意,昨日宋二公子提起和菖兰的婚事,媳妇想了一夜,也不知该如何回复他,今日特地来找娘拿个主意。”

胡氏脸色果然一僵。

孟老夫人意味深长的看了媳妇一样,道:“这姻缘之事,最讲究两情相悦,只要他们两个愿意,咱们做长辈的自不会阻拦。”

姜氏笑道:“还是娘明理豁达。”目光扫过偎在老夫人身边的孟月昙和孟月娥姐妹,打趣道:“听说那文昌伯太夫人寿宴上来了不少青年才俊,可有你们瞧得上的?若有,我和老祖宗自会替你们做主。”

孟月娥鼓起腮帮子道:“那些男人长得都一样,有什么好看的。”说完,她忽又双目放光、不无遗憾的道:“不过,后来倒真是来了一个极俊俏的少年郎。听说是穆王府的世子,当今圣上的亲外甥。长安城想嫁他的贵女,两只手都数不过来。可惜没待多久,半道又走了。”

无人注意到,一旁孟月昙向来清冷的粉面上,泛起淡淡一层红晕。

孟老夫人与姜氏皆是一笑而过。虽同属高门显贵,可西平侯孟平安只是靠祖上荫庇得的爵位,到了孟平安这代,基本只剩个空架子。而穆王府却是真正的皇亲国戚,炙手可热。在这随便掉块砖头都能砸着个伯爷侯爷的长安城,想与穆王府做亲,他们还远远不够资格。

又叙了会儿话,孟老夫人便命胡氏退下,只留下姜氏。

“到底是怎么回事?我怎不记得昨日那宋二公子提起过与菖兰的婚事?”孟老夫人一脸疑惑的问。

姜氏眼圈一红,立刻跪了下去,道:“求婆母为媳妇做主。”便把胡氏在寿宴上的那番举动讲了一遍,垂泪道:“菖兰为了那宋二公子,名声尽毁,日后婚姻不知要如何坎坷。她这么做,不是把我们母女往绝路上逼么?”

孟老夫人气得以拐击地,怒道:“这个心思毒辣的恶妇!真是反了她了!”

命姜氏起身,劝慰道:“你且放心,有我在,绝不容她胡来。如今紧要之事,就是想办法尽快定下菖兰和宋二公子的婚事,彻底断了她这念头!”

于是,大病初愈之后,孟老夫人第一次走出侯府,登车往东平侯府而去。

夭夭得知消息,诧异不已。斟酌片刻,便吩咐刚醒没多久的海雪:“让阿寿准备马车,我要去趟凤仪楼。”

海雪与阿寿记忆还停留在昨日南郊惊魂之中,醒来后,都觉恍然如梦。因夭夭十分坚定的告诉他们那都是一群山贼在故弄玄虚,假扮鬼怪放毒雾害人,两人灵台才稍微清明一些。

第24章 请客

一听女儿又要出门,姜氏本能的就想阻拦。

夭夭软磨硬泡了许久,发誓自己只是嘴馋了想去凤仪楼买些点心,绝不出城门半步,姜氏才勉强松口答应。只提了一个条件,必须让荣嬷嬷也跟着。

虽相处不到半日,夭夭也清楚那婆子老辣干练,且耳聪目明,不像海雪和阿寿那么容易糊弄,心中虽不愿,可又拗不过姜氏,只得先点头答应。

凤仪楼位于西市,就在延康坊的斜对角,出了坊门,沿着永安街往北走一段路便到。

荣嬷嬷得了姜氏嘱托,一路上眼睛都紧盯着夭夭不放,跟熬鹰似的。夭夭被她看得浑身都不自在,想伸个懒腰或挠个耳朵尖缓解一下气氛,便会立刻被她提醒注意仪态,莫失了贵女身份。

短短一段路,夭夭在车里坐的格外累。等到了凤仪楼门口时,马车一停,夭夭忽然捂着心口轻呼一声,面露痛楚。

荣嬷嬷那张古井般的老脸终于垮了下去,扶住她急问:“郡主怎么了?可是心口疼的毛病又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