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88、西北问题御前会议五

这样,在京畿一带,即清除了定远伯的势力,还把京营弄走了。困在西北那个死胡同里,这京里岂不是你们说的算了。

裁撤九边重镇,单单一个三边总督下属的陕西和甘肃两省就有九个总兵。把这些人撤编了,定远伯就没法回来了,只能填这个坑。在当地和蒙古人纠缠下去。

李标一看情况不对,立刻说道:“毕大人此言差矣。如今蒙古四分五裂,瓦剌和鞑靼人仇杀了上百年了。怎么可能统一起来。这是几百年没有的事情。”

钱龙锡也说道:“这场战争最多一年,过了春节就出发,开春正好抵达战场。秋天收兵。做一年的预算也就够了。”

崇祯此时正需要用东林,况且他年轻气盛,能收服漠南蒙古是远迈祖宗的大功,他心里也是相信杨凡打掉漠南最后的势力没有问题的。

“毕卿,此事已经决定,不可再议,预算就按照一年先准备吧。”

听到皇帝发话了,毕自严也不好再说什么。他怀着深深的担忧。定远伯能打他是相信的,他能拿下土默特和鄂尔多斯部也有信心。但是,就怕打胜了,但是京营被缠住,那可就旷日持久了。

甘肃边军已经烂透了,根本阻挡不了青海的蒙古人和阿拉善蒙古人的进攻,就怕京营被拖住,那可就花钱如流水了。

况且,西北是晋党的地盘,东林把九边裁撤,就是对着反对的各派系去的。晋党在西北的边军中经营了一百多年,这一次,要是裁撤就全部在边军中的势力被清零了。

但目前东林势力大,皇帝也支持他们。晋党只能蛰伏,伺机破坏。而不是明着反对。

在皇帝和大臣在讨论评估西北问题的时候,杨凡收到了北塘口船厂的报告。经过两年的发展。飞剪船终于修成正果了。

过去两年里,船厂在茗烟的领导下,主要是先造小船,然后等技术成熟了,在逐步建造大一些的船。采取小步快跑的策略,每一个级别的船,只生产一到两艘。但每条船都有所改进,加上一些新的设计和功能。新上一些新技术。

先后建造了150吨、300吨、700吨、900吨的飞剪船十几艘。最后,认为已经完全掌握了飞剪船技术的情况下,同时开工了两条1500吨级的巡洋舰。

杨凡准备把技术状态固定下来,然后开始大量生产这一级别的战舰。

看来有必要到北塘口去看看了。

今日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