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9、帝王之心二

但稍一犹豫,他还是下定决心,参他一本。

“杨凡擅启边衅,在草原上已经引起了蒙古诸部的围攻,他一旦战败,恐怕会波及长城沿线的安全。”

这次终于引起了皇帝的注意,抬头看了骆养性一眼,慢丝条理的说道:“拿地图来,指给朕看,多伦在哪里。”

王承恩赶忙招呼小太监,拿来地图,骆养性也赶紧过来指出多伦的位置。

“咦,这么远,孤悬在草原深处,一旦引起蒙古人的围攻,这如何救援。”皇帝忍不住说道。

这里和遵化虽然有滦河连着,可是中间都是密集的山区,距离足足有三四百里之远。这个年代,步兵要走十来天才能到。

崇祯有些觉得,杨凡吹嘘的羊毛之城到底靠不靠谱。

这里确实草场不错,水源也足,就像他奏本里说的,益农益牧。可是这里也太远了,一旦有事,就是四面被围的下场。

崇祯打定主意,自己是不会下场的,让他自己弄去吧,别指望朕能出兵。要是他站住脚了,倒是可以考虑参一股。

要是他失败了,灰熘熘的从草原撤退回来,这件事就不提了。

其实,他心里也清楚。他为了安抚东林没有给杨凡应得的赏赐。有些对不住杨凡。

其实自己对他其实心底里也有些忌惮,担心他做大,尾大不掉。对东林对他的打压也有些乐见其成。

所以,只是论功行赏时,只给他了些虚职,没有给地盘和实权。锦衣卫的权力也收回来了,只保留一个高级的职衔罢了。

不过目前还看不出,他有什么不满。仍然和以前一样。颇有些雷霆雨露具是君恩的意思。

这件事情后,锦衣卫密报杨凡除了三千六百多人的河西守御千户所外,又把自己的家丁团练重新恢复了起来。也是三千六百人的样子。

尽管兴禾团练申请时就是这个编制,谁也说不出什么。

但是这三千多人,可全是骑兵。皇帝心里就是有点不舒服。

此时,皇帝心里想着,杨凡这么能折腾,跑到草原上搞事情,消耗一下他的实力也好。等他把家丁和团练都折损了,自己也好让他消停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