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三十四章 北虏(上)

扼元 蟹的心 2498 字 4个月前

在大宋开国之君的眼里,就算百多个治理地方的儒臣全都是的卑鄙小人,对百姓造成的祸害,也及不上一个藩镇武夫。宋太祖这段话,并非对武人的污蔑,而是铁一样的,用鲜血证明过无数次的事实。

皇帝两害相权,怎么选择?

士大夫和天下百姓承受了上百年的武夫之害,几乎家家都有人因此而死,几乎人人都是那种可怕世道里残存的幸运儿。他们会怎么看待武夫掌权?

所以大宋立国以来,始终竭尽全力地压制武夫,抑制军权,以至于把自家新生的皇朝生生阉割成了温顺软弱的猪羊。

这其中,固然有宋国历代皇帝务求集权,以保障皇权的缘故,更重要的,是整个大宋天下,无论皇族、文臣还是普通百姓,都绝对承受不了又一次武夫乱国的悲剧。为了阻止血腥到极点的五代乱世重现,他们觉得,任何代价都可以承受。

五代武人之祸,距离现在已经过去了两百多年。按说那种可怕的记忆应该淡漠,在不断承受对外战争失败的羞辱以后,宋国内部,该有点尚武精神生出来了。

可惜,有,但是不多。

因为残酷的现实,依然在不断提醒宋人,告诉他们武人掌权的可怕。最近一次,就发生在北方的金国。一群来自草莽的溃兵,居然可以凭借武力夺取政权,生生地把天下大国改天换地。

在这个过程中,原本强盛的金国虚弱不堪,以至于北方草原的几度入侵,前后数载,兵荒马乱,周军、金军、蒙古军纵横来去,遭到劫难的军州岂止数十上百?在战乱中死去的人呢,又岂止数十万上百万?

如此惨痛的场景,就发生在大宋身旁,就在近在咫尺的这张卧榻上。叫宋人怎么看待?

大宋朝堂上的宰执,可以出于巩固自身权位的需要,与大周打得火热。反正这是大宋立国以来的传统了。

大宋行在里里外外的权贵,可以为了金山银海,与大周的商队密切合作。反正千里为官只为财,先把钱赚了,其它一切都好说。

但如果北方试图用武力改变局势,无数宋人都会因此惊恐暴跳。他们无论如何都不会接受武夫当国的可怕局面再临,无论如何都不能容忍数百年来流传不断的梦魇再现。

于是,哪怕宋人作为一个整体再怎么孱弱,总会有人跳出来,向着他们心中邪恶的北虏展开猛烈反抗。

在京湖三路,有这种决心和能力的人以赵方为首,在其他各地一定还有很多。南朝富庶,在籍的人丁足有五千余万。便是十个里头出一个反抗之人,那也堪为五百万人的汪洋大海,岂是易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