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页

袖手旁观 清明谷雨 794 字 2022-11-12

姜醒刚刚大胆提议的时候一点都不紧张,真正开始的时候才觉得没有想象中那么简单。

即便他早已对各大类型的实验基数摸得滚瓜烂熟,但着手组建数据更看重的是反应,要配合裴律的发言思路,他讲到哪儿姜醒就必须立马调动脑内数据库将数据输出,直接呈现在大荧屏上。

写的人远远比说的人更耗费脑力心力,因为发言人可以将化学反应过程一笔带过,而书写者要将过程的节点、变化、推演、最终方程配平以书面形式完整表达。

这一场会议,考验的不是裴律,是姜醒。

好在裴律天生就有一种控场能力和气势,聚光灯自头顶打在他身上,熠熠夺人,姿态从容拿过话筒,语速不急不缓,令人安心。

姜醒开始熟悉他的节奏,两人四目相对,不需要说什么就知道对方要干什么。

全情投入可以忘记很多东西,台上台下仿佛只剩下他们两个人,目光交汇,彼此配合,于万千人中又仿佛于无人处,进行一场高速运转、出奇默契、酣畅淋漓的思维对撞。

有那么一个瞬间,姜醒甚至感受到了他与对方思维共振的频率。

理性、严谨下包裹着是蠢蠢欲动的热血、颤栗,交织汇聚成另一种维度的头脑高潮、灵魂共振。

一切都在渐入佳境。

裴律在万人瞩目的灯光下,握着话筒,他已经很久没有过这种 “分担” 和“并肩作战”的体悟和心情。

当一个人越来越能够独当一面,遇到事情能找一个商量的人就会变成一件很奢侈的事。

姜醒让他觉得安心和轻松,好像这个棘手的难题不再只压在自己一个人身上,有个人走过来说,我帮你一起扛着,于是,他也能偷偷上岸去呼吸一口新鲜的、没有负担的空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