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月初这才理清楚事情的原委。

早些年夏家虽然不富裕,但还算能够维持正常的生活。

只是夏洪庆是个死板脑筋,觉得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

自己没能考中秀才,便把希望都寄托在两个儿子身上。

老大夏瑞松不是读书的料,最后只识了些字便学不进去了。

好在老二夏瑞轩虽然不机灵,但记性比较好,天天被他逼着学习,倒是差不多都死记硬背下来了。

夏洪庆便把全部精力都放在教小儿子读书上头,家里的地都被他租给别人种了,自家一年到头只能收些地租,年年还得买粮食吃。

原本还有私塾的进项可以维持家用,但是两年前,隔壁村的一位秀才公子开了间私塾,大部分有些条件的人家都把孩子送去那边了。

所以夏家入不敷出的情况越发严重,渐渐已经花光了积蓄,没办法维持日常生活,甚至还欠了外债。

夏月初听吴氏说着家里的这些情况,忍不住道:“娘,既然家里都这样了,你上次去咋还买了那么多东西!害我一直以为家里过得挺好,若不是瑞轩去找我,我还不知道家里竟然都到了这样的地步。”

吴氏靠着被垛坐着,听了这话叹气道:“你在薛家日子也不好过,大壮虽然回来了,却又伤得这么严重,娘家要是再不给你长长脸、撑撑腰,你还不得被婆家欺负死。”

夏月初是着实没有想到,当初夏洪庆和吴氏给自己拿去的东西,已经是他们能筹措到的极限了。

家里攒了一个多月的鸡蛋,本来是要卖钱买粮的,都没舍得给平安吃一个,全都给她拿上了。

唯二下蛋的两只母鸡也都宰了,收拾干净拎上。

甚至连买鱼、肉、点心的钱,都是找亲戚邻里一家家借来的。

夏月初听得鼻子发酸,眼泪不受控制地顺着脸颊滚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