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按捺住自己的好奇心,为二人引荐道:“奉修,这位是倪钧倪老先生。

倪老先生,这位便是薛将军的后人,姓薛名承,字奉修。”

薛壮听到魏国涛的介绍,登时印证了自己刚才的猜测。

他万万没有想到,以前经常听人传颂的当代大家倪钧先生,竟然是一个这样古板的老头子。

听魏国涛提到薛将军,倪钧的面色缓和了许多,神色间也带上了敬佩之色,但是抬头看见薛壮,他立刻又是横眉冷对道:“倪某万万没想到,薛将军的后人竟然堕落至如此。”

魏国涛站在二人中间,见这一老一小脸上都如出一辙地挂着对对方的不屑,也真是哭笑不得,终于还是忍不住问:“你们见过?”

“不如不见!”倪钧把头往旁边一扭道。

“百闻不如一见!”薛壮也毫不示弱。

虽然薛壮是将门出身,但是对倪钧此人,还是早就有所耳闻的。

倪钧出身江南世家,据传,他三岁能诵诗千首,五岁便出口成章,七岁会填词做赋,十岁考中秀才,入府学,十二岁中举,十五岁入京赶考,一手文章写得惊才绝艳,会试上也是大放异彩。

当时倪钧可谓是完全风光在己身,以十五岁的年纪,成为整个儿京城的焦点所在。

但是造化弄人,就在他即将要入宫参加殿试的前一日,江南老家传来他父亲亡故的消息。

倪钧不得不放弃殿试,循例回乡守孝三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