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瞅老两口又要掐起来了,一不下心引起事端的夏瑞轩赶紧脚底抹油溜出去了。

看到夏洪庆没什么大事儿,他也算是放心了,与其留在屋里被爹熟络,还不如去找大哥聊聊生意经,大家取长补短,才好共同进步。

……

孙旭的信是跟着县衙的公文一并送走的,一路快马送到京城,然后再转寄到保定府,比起民间送信要快上一倍还不止。

所以还不到五月中旬,薛壮就收到了京城转过来的信。

京城的来信是跟公务一起送过来的,薛壮便先将家信揣进怀里,拿着公务的文书,硬着头皮去找倪钧议事。

倪钧搬进初味轩近十天了,京城几乎隔天就有公文送来,保定府的各路探子每天也要有消息汇总上来。

所以薛壮干脆把倪钧住处的厢房布置成了一个大书房,两个人每天凑在一起汇总和分析这些琐碎的消息。

只不过这议事的过程,着实算不得太美好。

倪钧也不知是故意还是性格使然,一张嘴必要引经据典,丁点儿大的小事也会被他上纲上线。

薛壮最烦的就是这种,大家干脆利落地把事情处理掉不就好了,天天不是古人云就是什么什么书中有云。

古人若都是那么厉害,那么高明,那为什么前朝还会灭亡?还会有大齐的存在?

薛壮这种言论,在倪钧那边,简直就是离经叛道,不可饶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