倘若真把人送去大理寺,霍中恺说不定还真敢关人,到时候郑家又得再丢一次人。

但作为无辜被牵扯其中之人,薛承表面上看着毫无异样,其实心里还是颇有些介怀的。

那些无聊之人背后嚼舌根的话,很多都瞒不过他的耳目。

类似郑庭萱被薛承金屋藏娇之类的谣言还算好的。

可最近有人都快把谣言编成话本故事了,说薛家出事之前,薛承跟郑庭萱就早已暗通款曲、珠胎暗结,薛家出事之后,郑家逼女儿打掉孩子,重新再说亲事。

万万没想到,薛家竟然有翻案的一天,薛承回来之后,郑庭萱对他余情未了,薛承却因孩子没了而记恨郑家,由爱转恨,最后才闹出这样的事儿来。

至于郑庭萱,怕是早就被薛承杀了,不然以郑家的地位,大张旗鼓地在京城找一个弱质女流,哪里会有找不到的道理。

这些谣言简直编得有鼻子有眼,甚至当年薛家出事,郑庭萱大病一场都被说成引产之后养身体,后来带发修行也直接被说成在佛祖面前忏悔、为打掉的孩子祈福。

虽然早就知道,京城这种事儿多了去了,除了皇帝老儿,就没有他们不敢编排的人和事儿,先帝在时,甚至有老臣的风流韵事被改名换姓、夸大其词地编成话本,被说书先生在茶楼酒馆讲得不亦乐乎。

对这种事儿,最好的办法就是置之不理,越管越丢脸,闷头躲一阵风头,等京中再出了别的新鲜事儿,也就过去了。

以往薛承和兄弟发小出去小聚,也跟着听过一些,虽然不热衷,当个热闹听听也没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