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2章杀!不杀!

再退一万步来讲,对于高朱元这种大半个身子已经进了棺材的人,本身就没有几年好活了,怎么可能会在人生的最后时刻污了自己的一生亲名?

但是,高朱元却也没法杀,至少王羽不能明着杀!

如果王羽真的只是为了来东夷打打秋风,或者是劫掠一番,杀了这人自然是不会有么问题,本身就没有什么大毛病!

可是,最大问题是王羽的野心并不仅尽于此,他是希望自己可以在未来的有一天彻底征服这一片土地的。而如果想要做到这一点,一旦他现在杀了高朱元,以高朱元在东夷的威望,是必然会在未来带来一系列问题的。

而在未来的一天,当王羽真正想要征服这片土地的时候,也势必要因为这一件事情而遭到更大的阻拦,遭到更大的抵挡。

虽然是古代背景,但不要以为是想杀谁就可以杀谁的。曹操杀了一个名士边让,但之后的后果呢?

太祖征徐州,使昱与荀彧留守鄄城。张邈等叛迎吕布,郡县响应,唯鄄城、范、东阿不动。太祖还,执昱手曰:“微子之力,吾无所归矣。”

杀了一个边让,张邈陈宫直接就反了曹操,张邈可是曹操的好朋友,曹操和他的关系可是非常不一般。曹操从一个州牧直接混到了只剩三个县,兖州变的遍地都是二五仔。

而在春秋战国时代,这么多诸侯国,每个诸侯国都有数代君主,但是大多数的君主对待名士都是礼敬有加,就算是不采纳对方的观点,也往往是以礼相待,来的时候好好迎接,呆在自己这里的时候好吃好喝伺候,走的时候还要送上不少盘缠。

比如孟子游说各国,各国都是以礼相待,偏偏孟子还特别爱教训人,但是就算是被教训了,各国都得忍着,为什么?

孟老夫子的观点也许不切实际,但是名声可不是虚的,谁要是真的因为挨几句教训就把孟子治罪或者杀了,那恐怕所有的儒生都得合起伙来把这个国家骂的狗血喷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