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四章 著在简册

“所以还是要多出去走走啊。”四表舅感慨:“城市越大,好东西越多。”

“听说bj还有一个潘家园,得机会肘子你要去看看。”四表舅接着笑道:“这次蜀都之行,你看东西的眼力也是涨了不少啊。”

“就怕去了潘家园就经不起考验了,毕竟鱼龙混杂。”周至笑道。

“看不稳当不出手,以你现在的水平,只要戒贪戒,就输不到哪里去。”四表舅说完又开起周至的玩笑:“这回你这酬劳虽然给的丰厚,可活也派得重啊,上来就是宋人法书真迹,南唐澄心堂纸……”

“要不我收走,不麻烦您老人家了?”

“你敢!”四表舅哈哈大笑:“东西留下,把这个拿去,半个月后再来还!”

却是一册《欧阳文忠公集》,册子里夹着一页书签,却是《祭石曼卿文》。

呜呼曼卿!生而为英,死而为灵。其同乎万物生死,而复归于无物者,暂聚之形;不与万物共尽,而卓然其不朽者,后世之名。

此自古圣贤,莫不皆然,而著在简册者,昭如日星。

这是治平四年,也就是石曼卿死了二十年后,欧阳修为自己的老友所写的一篇祭文,文词并不华丽,但情感却异常的深刻感人。

这篇文章的手稿没有遗留下来,然而又过去了十年,欧阳修在心灰意懒彻底告别政治舞台后,再一次翻阅起好友留给他的诗稿,终于留下了自己的笔迹,与挚友的书法并肩辉映。

“……自少以诗酒豪放自得,其气貌伟然,诗格奇峭,又工于书,笔画遒劲,体兼颜柳,为世所珍。”

在历史上,是欧阳修的大力推崇,给自己的好友,给皇帝推荐石曼卿,才让他在众多宋人的笔记里留下了名声。

而在这个时空,却是欧阳修又因为挚友的作品,才给后人留下了自己的笔墨。

在北宋当时,石延年的书法就已经“为世所珍”,现在加上了诸多名人题跋的加持,等到修复之后,其价值该如何估计?

无可估量。

而且这只是从那一箱底的纸包袱里随意抽出来的一件,光这一件就如此可怕,那别的是不是也是如此呢?

思绪怔忪间,周至不知不觉,就溜达到了糖酒公司宿舍门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