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六章 髡残

名称好些还是后来的收藏家给取的。

干爹细细看了画卷上方天空留白之处髡残的题词。

“予因学道,偶以笔墨为游戏,原非以此博名,然亦不知不觉坠其中,笑不知禅者为门外汉。予复何辞?

人自黄山来,言其状,谓情理倶无。余不禁肢痒。若知老之迅速如此,则得买草鞋踏遍了也,得韵一拈,因留此卷。”

边上还录了一首小诗:“入山恐不深,何妨千万重。草鞋雄似虎,杖柱活如龙。”

再看了一遍全画,除了几枚收藏章,如“项氏书房珍藏”,“仪周珍藏”,“神品”等。

剩下的就是一系列的清代皇帝的鉴赏印“某某御览之宝”。

以及皇家御用单位的鉴定印章如“石渠宝笈”。“静寄山庄鉴藏”之类。

奇怪是除了髡残自己的留字以外,别的内容也没有。

干爹指着“石渠宝笈”印章:“《石渠宝笈》里边有这幅画吗?”

《石渠宝笈》和《宣和画谱》同一性质,乃是清代乾隆嘉庆年间,由内府所藏历代书画九类藏品的目录类书。

凡是入选的书画,其上会有一个“石渠宝笈”的印章

周至摇头:“据说如果被董邦达父子鉴定为上品的,除了‘石渠宝笈’之外,还会加上‘乾隆鉴赏’,‘三希堂精鉴玺’和‘宜子孙’印。”

“不过这一幅上除了‘石渠宝笈’其余的都没有,只有几枚道光后的鉴赏印。”

“对了,这一个是表明收藏之处的印章。”周至指着“静寄山庄鉴藏”印说道。

“这是哪里?”

“乾隆的五大行宫之一,在河北蓟县,当时的画作也要加盖收藏处的印章比如‘御书房鉴藏宝’,‘养心殿鉴藏宝’之类,这个印也是同一类。”

“那就是说这画曾经被清廷收入内府,不过后来未受重视?我印象里别的髡残的画作可是没有这样的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