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零一章 入了档的好物件儿

“肘子这是家学吧?”倒是马爷有些明白周至学问的根基:“我师父他们那辈儿,对古籍才能精熟到这份儿上,听说是家学,六岁论语七岁春秋,二十岁前能够考举的那种。”

“差不多算一半儿,我跟我四表舅,还有我干爹学了一些。”周至笑道:“然后给自己争取了几个老师函授。”

“锦灰堆啊……”马爷带着众人进了一间厢房:“现在愿意学这些的年轻人可太少了……”

“锦灰堆里也有金镶玉啊,未来的就业我倒是一点不担心。”周至笑着应付马爷,紧跟着一眼就落在了室内张画桌之上:“嚯!”

“怎样?没瞎说吧?”马爷爱抚着面前的画桌:“这桌面的格式,故宫里现在都只有一两款!”

这是一张紫檀的画桌,桌高大概八十五厘米,宽七十多厘米,长一米八左右,在画桌里边,也算相当大了。

造型也很特别,桌腿外露,通榫至面,款式明显参考了商周时期青铜鼎的造型,在画桌当中,十分的罕见。

尤其是那张桌面,采用的是碎木拼嵌,黄色用黄杨瘿木、黑色为紫檀,一明一暗,一暖一冷,镶成大正万字连环图,与桌身简洁的凋刻和造型形成对比呼应,心思非常巧妙。

这样的拼接,与其说是节约,不如说是炫技,制作之繁,难度之大,只能是宫内造办处不计成本,才能打造得出来。

“这也太漂亮了,应该是清早期的东西,入了档的吧?”

周至口中入的档,是故宫内一部特殊的书籍,叫做《清宫造办处活计档》,凡是重要的宫内物品,都得是皇帝的意志,从造办处申请制作,到皇帝审批,到制作过程,成品,入宫归置,都有一套严谨的工作流程,会记录在《活计档》中。

当然在几百年时间里,这类记录散佚了不少,但是对于重要的物件,历代皇帝都会有旨意盘库,这些盘库的记录同样会入档,因此越是重要的东西,入档的记录也就越多,即便散佚了不少资料,同样会在残留的资料上找到它们的身影。

皇宫造作的木活也不一定就是非常名贵的紫檀,黄花梨,铁力木,一般的也还有,比如核桃木,龙眼木也经常用来制作整木的家具。

而用作镶嵌类,最着名的就是黄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