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零三章 运笔法

“写小字,则运笔动作的变化不会那么剧烈,而写大字,则要寻找行笔过程中的强烈变化。不管写什么字体、什么字形,都需有上述这套规矩法则。只不过动作的轻重缓急在一呼一吸之间就会因差之毫厘而失之千里。”

“唐人的笔法,其实与晋人之间也多有差异,晋人的运笔多隶意,强调方折古韵,而唐人的笔法多装饰味道,强调完整的技法运动。”

“唐代书法前后也有巨大差异,比如虞世南、孙过庭、怀素、张旭的行草书,差别也很大。但他们都以中锋行笔,气血流畅,方折圆转,出入锋毫,无一笔不到位,这就是唐书晋意的最大特征!”

“而这样的方式,在空海禅师的笔意当中却没有明显地表达出来,尤其在转折之处,大家注意看……”周至将笔杆在玻璃橱窗上转动了一个角度,笔画也随之发生转变:“这是保持中锋运笔的转笔之法,笔管在笔画转折的过程中也要有一个先行的转动。”

“再看,”周至再写了一笔:“看,这一笔只有笔画的转折而没有了笔本身的转折,待到转折完成之后,再运腕重走中锋,就有些如同我们现在写钢笔字了。”

“再看,”周至再写了一笔:“这一笔干脆就是转折之后连中锋都不追回,直接以侧峰来完成了。”

“第一种方法很繁复,也很考验功力,但是书写出来的字,更加符合晋人讲求风骨气韵、唐人讲求气度豪迈的审美情趣和格调内涵,这才是晋唐笔法。”

“当然了,书法体系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并非说二王笔意就是追求笔笔中锋,恰恰相反,二王还是运用侧锋的高手,侧锋用得好,会给书法增加秀丽的气质,这就是书法中所谓的‘侧锋取妍’。”

“我只是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来讲述何谓书法的‘法度’和‘传承’。”周至将笔管上的纸片取下来,将笔交还给林婉秋:“但是仅从这些,我们至少已经能够看出来,空海禅师的书法,更多的转折处用的是第三种方法和第二种方法,因此尽管在结字上尽量效彷晋代二王的书风,然而在运笔一节上,依旧显得比较单调,远不如张怀丰富,更难追二王,应该是未得高人传授其法。”

见到坂本五郎和安宅英一脸色有些发白,周至赶紧说道:“当然了,这并不是说空海禅师就不是伟大的书法家,相反,历史上不钟二王的着名书法家也很多,空海禅师能够取法二王结字,却在运笔上走出自己的路子,两相结合,诶……日式料理店那种特殊的楷体,是不是就受了他的影响啊?”

见周至并没有诋毁空海禅师,两人这才松了一口气,安宅英一笑道:“是的,那套字体,其实就是从空海禅师的《心经》中模拟出来的。”

周至说道:“其实晋唐的运笔法也不是就绝对适合今天,很多人不知道,书法到了宋代,就发生了一项绝大的变化。”

“请问小周先生,是什么变化?”安宅英一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