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四十四章 特有优势

这些器物都很小,最大的小瓶不过拳头大小,最小的只有大拇指大,但是大部分都是明清两代的官窑精品。

哪怕到了现在,这些东西依旧不大值钱,周至有海通和省文物商店的关系,这些都是拜托林婉秋和费经理从全国文物商店调剂到手的,主打一个颜色多,年代全,器物够精致。

剩下的基本就摆不算珍贵的同光瓷器,还有虽然出自唐宋,但是价值没有上去的湖田窑和大邑窑瓷器。

湖田窑和大邑窑的瓷器都非常淡雅,周至选的同光瓷器在色调上也和它们相统一,主打影青,梅子青和天青,作为装饰也很好看。

剩下的就是几幅清代名臣书写的中堂,因为老爸非常喜欢,也装裱后配上了镜框给挂了出来。

老爸自己看书是在饭厅边上,那里有个小藏书墙,明明都沦为附属设施了口气还贼犟,两边挂的是张之洞的“元凯春秋传,昭明文选楼”。

客厅里挂的曾国藩的“长将静趣观天地,自有幽怀契古今”。

剩下两幅归了周至,楼上周至书房挂的左宗棠的“画阁凌烟高标迥日;金台论士紫府藏书”。

还有一幅李鸿章的“清风入怀垂露在手;流水今日明月前身”是周至最喜欢的,准备带到蜀都去。

这样的东西现在在港岛文玩店多到几乎烂大街,翁同龢,林则徐这些人就算卖得上价的,其余如傅山、赵之谦,铁保,梁同书,王文治,邓石如,伊秉绶,陈介祺,赵汝勇,甚至包括刘墉,纪晓岚,几乎都不被外界所知不被今时追捧。

被启老恶补过清代著名书家作品的周至,这次也从港岛打包和许多这样的东西,但是因为这些东西都没有什么价值,搞得黄应豪和瞿建明都不好意思,想直接送给周至。

周至当然不接受,非要两人把这些压仓库陈货给沽个价格,最终按清仓价半买半送,做了宣德青花大盘的“添头”。

别说他们不重视,就连四表舅这样的研究者,同样的不太重视,清人的书法在四表舅眼里,就不是不可超越的汉晋书风,唐宋笔墨。

论年代并不久长,论水平我都能够跻身中游,你要我怎么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