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二十五章 标准苛刻

和田子料产于两条河的河床里,极度稀少;往上游在玉龙喀什河发源地附近的于田,小水流边上发现的山流水比子料多一些,但是也架不住国内庞大的市场需要,很快都发生了资源枯竭。

但是且末山料的产量就要大得多,挖到的是一条“玉脉”,年产玉石山料高达百吨,且玉料的体积巨大,后来成了主流,支撑了市场需求很多年。

中国人玩了几千年的“和田白玉”,狭义上讲其实就只有这几种。之后发现的青海料,颜色有些发青,莹润感远大于油脂感;而发掘于俄罗斯的俄料白玉,颜色又有些偏黄,莹润感倒是减弱了不少,可又变成了塑料感远大于油脂感,始终不如和田白玉。

不过到现在且末的山料还没有被发现,目前这里产的一种好点的玉料,叫做“且末糖”。

且末糖玉油脂度高,品质也不错、虽然比不上子料和山流水料,但远比后来的俄料与青海料都要好,油脂度甚至比和田山料都要高。

缺点就是颜色不纯,因为属于山料里的风化料,裂多,不容易出大料,且玉色白中偏青,多数带有蜂蜜一样的偏红的糖色皮层,因此被叫做“且末糖”。

等到再过二三十年,和田玉料枯竭之后,肉色较好的且末糖料,因为那层皮壳的存在,经常被人拿来冒充子料售卖。

即便不冒充,极品且末糖以其介于山料和山流水料之间的品质,也成了一料难求的好东西。

尤其那层美丽的糖色皮壳和偶尔咬进玉肉里的糖色,特别适合拿来做带色的巧雕,大受雕刻师们的喜爱,甚至出了不少问鼎天工奖,百花奖的精品。

然而就是这样的好玉料,在周至他们找到一家饭店开始吃饭的时候,有几个少数民族的老者拿着过来兜售,竟然还被孙工怒斥为“假货”。

在孙工的眼里,不是两条河里出来的子料,通通属于假货,这个评定标准实在是太苛刻了。

(本章完)

()

1秒记住网:。手机版阅读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