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二十八章 老城

地区这一行政单位,是有以前的“行署”继承而来,关于这个周至倒是一点不陌生,因为最早蛮州就属于“宜州行署”,后来“宜州行署”变成了“宜州地区”,再后来分开成了宜州市和蛮州市,一个产五粮液,一个产老窖。

ht市的人口很少,仅和夹川人口相当,加上地方大,天气冷,路上更是显得稀稀落落,车少人也少。

直到进入市区,人口才勉强多了起来。

中国城市的大规模建设还没有开始,位于祖国西北边陲的和田更是如此,很多建筑物都还保留着六七十年代的风貌,甚至更加古老。

这种充满异域风情的地方,周至倒是看得津津有味,市区内居然还能看到不少土墙的房子,这样的景象在内地的市级行政单位里,已经很难得看见了。

除了土墙平顶的特殊房子,还有各种饭店,巴扎,清真寺等建筑,刷着白色的墙,墙上开着圆形,或者上面半圆,下面长方形的窗,有些房屋有外部的木梯可以上到二楼和三楼,木梯用漂亮的花檩作为护栏,刷着彩漆,与内地的装饰风格完全不一样。

周至甚至觉得这样的老城区应该作为不可移动文物整体保留下来,等到再过二十年,绝对能够成为让游客们趋之若鹜的旅游景点。

不过他心里也知道那是不大可能了,任何文化遗产的保留,都不能够作为阻碍当地人民生活发展的障碍存在,以人为本,不是一句空话。

很多当地人在这些地方进行社交活动,有赶集的,有聚集在一起喝茶,用一种奇怪样式的大烟斗抽烟的,有围着烤肉摊子聊天的……

他们的容貌普遍都高鼻深目,穿着纯民族服饰的大多数是女人和老人,五十以下的男人,更多和内地早些年的人一样,穿中山装,或者类似东北的棉袄棉裤,唯一的区别,却是女性的头上,都围着一张毛线编织的头巾;而男性的头上,则是各种各样花色不一的小帽。

总体说来,和田地区的发展看上去起步比较慢,还处于内地城市八几年的水平。

行署大楼反倒是标志性建筑,和之前路过的大清真寺一样是砖构的建筑,建成的年代不知道,但是临街的一面全部是整齐的上圆下方大窗,绕过街角的地方,建筑也跟着变成圆弧形,修着漂亮的廊柱,支撑着二楼阳台,并且在底楼形成一条漂亮的廊榭通道。

二楼的结构同样如此,临街这面是弧形形的走廊,楼上是一个大平顶,正中间有一个帽徽状的装饰墙,墙中心是一个巨大的红五星,墙顶还飘扬着一面大大的五星红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