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九百四十五章 三峡工程的影响

在大江边上也不怕扰民,大家一起吃喝唱闹,一直玩到大半夜才摸去休息。

次日清晨,李老三和林婉秋带着考察船的工作人员上船来了。

轮船缓缓离开码头,朝着下游驶去,周至带着小伙伴们来到顶楼会议室和林李二人见面,准备了解一下此行的任务。

这一趟不光光是旅游玩耍,也是要增广见闻的。

传统意义上的长江三峡西起cq市奉节县白帝城,东至湖北yc市南津关,全长四百里,沿途两岸奇峰陡立、峭壁对峙,自西向东依次为瞿塘峡、巫峡、西陵峡。

但是三峡文保工程的第一处重要遗迹,却是从渝州往下一百公里处的涪陵就开始了,

涪陵地处长江与乌江的交汇处,那里是古巴国故都,以盛产美味的榨菜而出名。

在涪陵城北长江中有一道长一千六百米,平均宽度十五米的天然石梁,傍水而存,随波而卧,涨水隐没、枯水显露,四季一现。

因为常有白鹤群集于梁上展翅嬉戏、引颈高吭,故而被称做白鹤梁。

人们很早就发现这里可以当做一道天然的量尺,可以通过石梁的隐现判断江水的枯丰,而江水的枯丰又预示着降水的多少,是否会出现水患,旱情,对于农业的丰欠,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为了观测更加的细致,人民又开始在石梁上雕刻石鱼,作为「水标」,并且将一些有价值的观测结果,通过石刻的方式记录在了石梁上,把这里造就成了具有水文价值,考古价值,书法艺术价值的「古代水文站」。

这些神秘的石鱼和历史记录,又引来了出入峡江的文人墨客们纷纷题记,最终在这个石梁上留下了石鱼十八尾,观音两尊,白鹤一只,题刻一百六十五段,一共三万多字的记录。

白鹤梁上题刻纵横交错,篆、隶、行、楷、草皆备,颜、柳、苏、黄俱全,甚至还有少数民族文字,可谓集历代名家书法之大成,其中以周至书法所宗,北宋着名文学家、书法家黄庭坚留下的「到此一游」的题刻最为出名,原文是「元符庚辰涪翁来」七个个性张扬的书法。

这里远在三峡,奉节白帝城的上游三百公里处,这里都要被淹没于水下,可见三峡工程,对于整个长江渝州以下的中游段落,具有多么大的影响。

免费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