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5页

如意佳婿 清越流歌 863 字 2022-11-16

等嫁了人,就有操不完的心了,像雅琴一样,嫁人半年就扛了肚子回家,印象中并不比青青大多少的小姑娘,如今已经当了娘。

他能宠着她护着她的,也就这一两年了。

刘青不知道她哥满肚子“好白菜要便宜别人家”的心酸,听到她哥的话,她也确实愣了一下。从穿越以来,她就没闲过,解决完温饱,又想发家致富,衣食无忧了就想赚大钱,家里大大小小的事总想掺和,好像确实有点累?

其实她哥现在成了举人,家里又有赚钱的事,可以说刘家现在既有钱又有社会地位了,根本用不着她操这么多的心,刘家不是离开她就不能活,早些年一家子在温饱线上挣扎,也没饿死过谁。

是她把自己看的太重要,她不可或缺了,那么要不要听亲哥的话,放松下来,不管大人的事,享受现在的生活?

刘青有点被她哥说服了,一时只顾着琢磨这个,倒忘了问他们今天讨论的事,是不是和她有关了。

刘延宁三两句话把妹妹劝走了,自己却存着一肚子心事,照例去了书房。

江远辰虽然深居简出,偶尔也会出门,他不在的时候,刘延宁自个儿会看书,大部分时间有江景行陪着,两人还能互相探讨,各有所得。

刘延宁今天就准备同好友论一论师傅昨日抛出的政题。

只是刘延宁的失神,江景行也看在眼里,一开始没提,辩论了小半个时辰,中场休息的时候,江景行才状似无意的问道:“延宁可有心事?”

回了一趟家就这般了,难道是刘家出了什么事?江景行心想,不谈延宁和三叔的师徒关系,以他和延宁的交情,他家若遇到难处,自己能帮的也要帮一把。

也不知道他们遇到的“难题”,会不会同青青也有关系,午时他是看着刘伯母把青青和延宁一同叫走的。

刘延宁也在想他和江景行的交情,应该用不着保密,就算他现在不说,待会儿同师傅谈起来,怕也绕不开景行。他能看出来,师傅似乎有意锻炼景行,大事小事都叫他去办,打听孙三少的品行,说不定还要景行出手。

既然这般,他还不如现在问一问,景行去省城去得多,指不定还认识对方呢?

刘延宁想通了,干脆也不卖关子,迎向江景行关切的目光,直接问道:“景行可与知府府上有过来往?”

江景行愣了一下,还以为让好友忧心的家事,怎么还同孙府有关了呢?

“有所耳闻,并无太多接触。”

刘延宁也不意外,想想也是,孙大人若能直接同景行或是师傅来往,又何必拐着弯和他家结亲?刘延宁继续问:“那府上的三少爷,景行可曾了解?”

“听闻这孙三少勤学好问,与旁的公子哥都不同,孙大人甚是看重。”江景行一边说着,一边端起了手边的茶,捻起杯盖撇去茶沫,动作优雅,慢条斯理,状似无意的问,“延宁突然打听这孙三少,可是有什么缘故?”

“孙大人有意为孙三少向我家提亲。”刘延宁言语坦诚,毫不隐瞒。

话刚落音,只听到“叮”的一声,上好的瓷器碰撞发出的声响,刘延宁循声望去,只见好友已经放下了茶杯,正低头擦拭着手上不小心碰到的茶水,白皙如玉的手背上有些许泛红,想是被热水烫红的。

刘延宁张了张嘴想说什么,江景行却云淡风轻,好像真的只是因为不小心所致,还在问刘延宁:“提亲,向谁提亲?”

“家中适龄的姐妹也只有青青了。”

江景行已经有了心理准备,听到他说出刘青的名字,还是有些烦躁,不由蹙了蹙眉,“你们答应了?不是说过两年,到了京城再说吗……”

刘延宁还当他是误会自家“三心二意”,一边拿着师傅的承诺,一边却暗地里帮青青相看人家,连忙解释了一遍,表示此事他们全家也很意外,现在并未应下,还要先请示师傅的意思。

江景行听着他的解释,心里莫名不太踏实,他大概能猜到,三叔也不会反对这桩婚事,孙家最高的官位不过是洪州知府,一个地方官尚且掺和不进京中斗争,孙府门第不高却胜在安稳,有侯府在身后,总能护她自在。

而那孙三少虽然无甚才名,在洪州府的一干官家子弟中,也算是比较出名的上进青年,没听说过有什么糟心事,京里也未必有比他更好的人选。

江景行理智上知道这是桩好事,是那孙家主动求娶,日后青青进了孙家的门,也没人能看轻她,可江景行心头却委实复杂,瞥了刘延宁一眼:“你不是说青青年纪还小,怎么又改变主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