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1页

在肖浅看来,王非如果到了自己的手下,其实用处很大。

做导演差点意思,但完全可以做制片人。

星光娱乐这边虽然好导演很缺,但好的制片人更是凤毛麟角。不客气地说,就只有他这么一个制片人。

和王非比起来,沈青因为年轻,脑子就要灵活的多,也很有见解。

只可惜资历太浅,在央视论资排辈的环境里,不熬个十几年是没办法出头的。

现在时代发展这么快,哪个年轻人还耐得住寂寞地熬?

王非要是为了待遇选择跳槽的话,那么沈青就是真正的理想主义者。

剩下的郭静,则是一个剑走偏锋的高手。

这家伙在剧情的想法上,总是不知不觉往大了搞。什么乱七八糟的设想都有,连肖浅都看的冷汗直流。

但不得不说,做编剧的最怕没想法。

剩下的几个,虽然没有什么亮点,但胜在兢兢业业,勤劳肯干。

星光娱乐现在看似家大业大,但这些基层的工作人员是真的很缺。

王非等人来投,肖浅不说倒履相迎,但也是高兴非常。

“难得你们不以星光娱乐庙小,能得各位相助,是我们星光娱乐的荣幸。别的不敢保证,我只跟大家说一句话。那就是我们星光娱乐一不看资历,二不看年岁,三不看嗓门。只看什么呢?只看能力。你们来了这里,尽管放开手脚去干。到时候谁要是因为胆小落在别人的后面吃灰,可怨不得别人。”

见他终于答应下来,王非等人欢呼不已。

大家纷纷满上酒水,齐齐向肖浅敬酒,算是敲钉转角,完成了身份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