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4页

肖浅委屈。

“首长,我说的不是这个意思。”

在李建国愈发强烈的警告眼神中,肖浅吐露了心声。

“要想完成院线改革,让院线制度真正地符合电影行业的发展,我们需要整合的,并不是处于产业链底层的人力资源。实际上,真正阻止我们进行院线改革的,拖累电影行业进步的人,也不是他们。底层的从业人员,即使是在改革之后,也依旧有他们的用武之地。真正应该下岗的,是那些中高层。”

场面无比冷冽,石部长也好,李建国也好,全都战战兢兢。

唯独肖浅,既然已经说开了,反而淡然。

他的这番话,当然不是信口胡诌,而是结合了自己前后两世的见闻所得出的结果。

前世的院线改革,是发生在2002年。

虽然从那以后,中国的电影行业就进入了院线制时代。但实话实说,那次的改革其实并不彻底,留下了很多后患和问题。

哪怕在经过了院线制改革之后,中国的电影市场逐渐开始火爆,正式进入了大片时代。

当时的改革,虽然把原来的资源进行了整合,也建立起了更具规模的影业集团。整个电影产业链的运作,也都变成了商业模式。

可问题就在于,整合后的影业集团,负责的人还是那些人,依旧是那些既得利益者,思想仍旧还是跟不上时代。

尤其是到了地方上,所谓的改革更是表面功夫。

就只是把各家电影院纳入了集团中,但还是自负经营,依旧是一团散沙。

如此一来,就给了许多人上下其手的机会,导致中国的电影市场依旧混乱不堪。

后来常见的瞒报票房、买票房、对赌协议等行为,都是因为不够严谨的改革所留下的后遗症。

肖浅看的很清楚,要想让电影行业健康地发展起来,彻底而科学的院线改革是必然而唯一的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