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3页

农民们无法从土地上获取足够的收益,只好从农村走出来,踏上打工之路。

渐渐地,东北很多农村都变得荒凉起来。

就以肖浅姥姥家所在的屯子为例,2000年左右他居住在那里的时候,大概有一百多户人家。

后来2020年的时候他曾回去过一次,偌大的屯子只剩下十户不到的人家了。

更多的人家因为经济问题、子女教育问题、交通问题和居住问题,选择了异地生活。他们名下所属的土地,也都承包给了还留守当地的人。

当年联产承包制在全国推广,是因为广大的农民没有自己的土地,导致生产劳动积极性不足,令农民们始终挣扎在温饱线以下。

但是随着经济和工业的发展,联产承包制反而阻碍了农业的产业规模。

因为单靠每家每户的耕作所得,土地里的产出十分的有限,并没有将土地的价值发挥到最大。

东北,尤其是肖浅老家所在的黑省为例。

这里有着面积广大、土质优良的黑土地,最最关键的是,这里有着大片大片的平原。

这样的地方,天然就适合大机械化的农业种植。

可大型机械的昂贵费用,根本不是普通农民家庭能够负担的起的。这种状况,严重阻碍了当地的农业发展。

一直到2010年后,国家出台了政策,由当地政府出面,创办了农业合作社,集体出资购买大型机械,然后在享受国家补贴的情况下,极大地提升了土地的耕作效率。

可是这样就让农民富裕起来了吗?

据肖浅了解的情况来看,并非如此。

为什么呢?

因为随着农业技术的发展,粮食产量的逐步提升,而且国家为了维护市场稳定,所以粮价始终处于一个低水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