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3页

“徐指导谁不知道啊,那可是咱们国内足球界的大佬。”

“徐指导的水准,不知道比我们高到哪里去。”

肖浅又不是听他们吹捧徐树金的,而是道:“去年,徐指导在崇明岛建立了一家足球青训学校。他找到我,希望我能够提供资金方面的帮助,但是被我拒绝了。原因是什么呢?原因就是他搞的青训,就如同我说的那样,在青训和社会之间建了一道墙。他的青训,没有社会基础。里面培养的人才,也是和社会脱节的。我并不认为,他的足球学校里能产出什么了不起的球员来,也不会有多大的市场。”

这个可是有实打实例子的。

未来东亚最强的一期,其实也就那么回事。

号称中国第一球员的武球王,实力水准拿到全世界去看也排不上号。

而以这支东亚队为基础的上港队,虽然靠着资金的优势成绩不错,但是在市场的占有上,远远不如同城的死敌申花。

在肖浅看来,国内的青训都太过于狭隘了。

国内的很多足球人都以为,找到苗子集中起来,教授足球知识,就是在做青训。但其实这样的青训,恰恰把青训最大的作用给抛弃了。

那就是球迷的培养和市场的黏度。

其实青训是一个非常不错的载体,可以让平时接触不到足球的人也能够靠近过来。如果利用这样的机会做好推广工作,那么就可以培养许多许多的球迷。

不过大而广泛的言论,并不利于肖浅好好地阐述自己的理论。

肖浅决定,做一个假设。

“楚老,假如您是兰格俱乐部的青训负责人,你的手里有二十个踢球的小朋友。那么您该怎么做,才能利用这二十个小球员,培养出尽可能多的球迷呢?”

楚大友是懵的。

让他教人怎么踢球,他头头是道,办法很多。但现在培养球迷的课题摆在他的面前,他根本就没有头绪。

还得是肖浅来引导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