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5页

原因很简单,2002年的跨年档、2003年的跨年档,市场都给了国产电影的。连续两年的照顾,已经是极限了。

今年国内的电影竞争不过好莱坞的电影,只能说自己本事不佳。

而且连续两年的让利,让东影、中影等几家电影院线公司损失很大,底下的人都很不满。

所以2004年的跨年档,肖浅亲自做出了安排,杀死比尔和指环王唱主角。

虽然这两部电影是好莱坞的,但星光都有参与,东影和中影等院线公司依靠着票房,肯定也不会少赚。

外界并不知道,肖浅不但这一次的跨年档不会让给别人,而是一支持续到2006年,要将这段时间的电影市场都紧紧攥在手里。

之所以这次如此霸道,肖浅也是有深刻考虑的。

国内的电影行业和前世相比,发展的非常超前。尤其是各项技术方面,都已经跟上了世界潮流。

特别是在规划清晰的情况下,国内的电影界会少走许多弯路。

前世那些投名状、墨攻、集结号、十面埋伏、无极等诸多伪大片艰难求索的状况,绝对是再不会出现了。

这一世的中国电影市场,在英雄之后,就被肖浅带到正确的道路上去了。

等海道在2004年与观众见面后,电影从业者们就会知道,真正的大片该怎么拍了。

没走弯路,资本更加雄厚,还有足够的话语权,肖浅很清楚,中国电影到了最关键的时期。

只要平稳度过,中国电影就打开了全新的局面,会在世界上拥有很大的影响力。

要想达成他想要的效果,就必须要让整个市场都听从他的意志。

成绩,只有足够的成绩,才是左右市场的唯一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