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页

陈氏也不只说,只讲着快到年底,各家各户是不是要准备年礼?就算别家不准备,最亲近的几家,还有族长,总要送的。

“娘子看着办吧,光大哥他们在此地扎根已久,送礼要比别人厚三层。”曾宣荣盘算着,以后说不得还有用到的地方。

既然已经说到这里,陈氏不免问起来,“今天听说光大哥找了过来,是跟老爷商量事情。”

曾宣荣嗤笑,“咱家总归是做过官的,光大哥遇到事情该来问问。”他把今天的事情简略的说了。

陈氏按捺下喜悦,心想果然有这么一桩事情,她故意用疑惑的语气问,“丰年大哥这几年结庐住在山脚下,他丧妻又丧母,恐怕不是什么好人家吧?”

“咱们当然看不上,”曾宣荣语气十分自豪,“但别家都揭不开锅,还在乎这个?风声透出去,别说懵懂小儿,就是二十岁的成年人,也想管丰年叫爹。”想想曾丰年也四十多,有二十岁的儿子并不奇怪。

但过继往往都喜欢三四岁的小儿,一是会自己吃饭不用费心照顾,二是年纪小还养的熟。

“这么说还是个好去处”陈氏故作懵懂,“丰年大哥岁数也大了,养个孩子就是为了养老送终,体己银子总该有些吧。”

“也就还行吧。”曾宣荣不想继续这个话题,裹着被子继续睡。

时间再往前拨几个时辰,曾湖庭在族学上了一天的课,终于放学了,他看着窗外,今天的天色比昨天略好,也要尽快赶回家。

他刚迈过门槛,路过那排铺面,被馒头铺的老板娘叫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