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七百五十七章 大恐怖(求票票)

秦时小说家 偶米粉 2293 字 2022-11-20

法学之堂,不消说。

书法之堂,皇弟文书中有所提及,以为咸阳宫自用、国府自用,那也很有必要。

百家之堂,广其博。

治事之堂,夯其根本。

如果将来每一位王族子嗣、高爵重臣子嗣都可以很好的从这里毕业,那么,嬴政觉得,那个场面很好很好。

“你等无需跟随,太学这里郡侯也都了解。”

“有郡侯在朕身边,当是一样。”

嬴政挥动手掌,一应御府令诸人、随侍之人退向远处。

“相邦近日来,的确有意辞官!”

“朕……正在迟疑。”

随即,回应皇弟先前一语。

自从中枢定下郡县一体,相邦王绾没几日,便是上呈辞官书,想要辞去相邦一职。

嬴政暂时并未允许。

王绾此人!

自己很了解,他和文信候吕不韦不一样,文信候有把持朝政之心,王绾并没有。

他虽说有自己的施政理念,却一直都以自己为准,东出攻灭诸国,没有王绾操劳国府,绝对没有前线的稳定。

那就是大功。

王绾并没有大错。

他所提议的封国诸侯,自己很明悟其意,私心并没有,所为也是大秦永固,希望更为妥当。

然……,终究还是走到了这一步。

一位大秦相邦!

非同小可。

连日来,王绾已经上呈两道辞官书了,其意很是坚决,嬴政快要动摇了,今日皇弟所问。

轻叹道,给予应下。

“相邦此人。”

“玄清也是有所了解的。”

“他是一位合格的相邦,却也不是一位合格的相邦。”

“大秦东出灭国,相邦功劳甚显。”

“而今,大秦一天下,施政四方,国府的地位很重要,封国诸侯、郡县一体之争,咸阳皆知,诸夏皆知。”

“若然陛下此时同意相邦辞官,于诸夏而言,或许会有士子所言陛下是因为相邦政见不合而遭到罢黜。”

“更甚者,未必不是因为当年的文信候,果然非议。”

“若是不同意相邦辞官,如今之时,正是国府出力之刻,国府受到影响,诸夏都会受到影响。”

相邦辞官的消息,并不是什么秘密,只是周清一直没有正面问过罢了。

如今观皇兄神态,也是处于迟疑之中,既有迟疑,肯定有缘由。

缘由倒也不难猜。

“郡侯知朕之心。”

“朕不怀疑相邦可以将接下来的中枢之策完美的施行下去,可……朕想要的不是那些。”

“郡侯可有法子?”

嬴政踱步于这处不小的学员之堂,皇弟所语却是自己的纠结。

同意也不好。

不同意也不好。

拖延下去也不好。

着实令人难耐。

“陛下欲要两全之法,倒也不是没有。”

“只要将相邦辞官之日推后便可,同时选拔重臣,以为逐步接替相邦之任,待一年半载,便可安稳交替。”

“相邦当不会有杂念。”

周清也是在这处学堂走动着,这里的布置大都仿造中央学宫,所以看起来很熟悉。

皇兄所忧,再与强求两全。

尽管鱼与熊掌不可兼得,却未必不能够隐约兼得,儒家虽有此语,往往中庸为上。

道阴阳更是一体其中。

“此法……朕也有所思。”

“郡侯以为谁堪重任?”

嬴政笑道。

这一策,自己也有思量道,只是没有彻底定下,听皇弟一眼,点点头,再次问着。

“长远来看,李斯最合,陛下对其也是一直很欣赏。”

“然而,现在李斯管辖廷尉府,职责之重不逊色国府,所以,这一刻,李斯反而不能够为相邦。”

“如此,除了李斯之外,符合的人选就不多了。”

“隗林、冯去疾皆可。”

“却是二人资历威望不若李斯。”

周清一礼。

相邦的人选?

整个咸阳上下,符合的肯定要从高官卿士中选拔,略微一数,只手可见,想了想,好像也就两个人可用。

一个是王绾一直以来的国府副手隗林。

一个是担任咸阳令多年的冯去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