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页

世家与公卿

世家的宗族会议制度

每个世家,即每一姓,都会有一个“宗祠”。无论是分家还是主家,只要他们仍然坚信他们源于同一祖先,那么他们就奉同一个宗祠。譬如下唐国和上唐国因为分裂而水火不容,但是两家还都尊奉帝都的百里氏宗祠。这个宗祠并不是说祖先的陵寝或者牌位,其实是一个家族长老的会议制度。

宗祠总是在主家的召集和维护之下,若是像江氏那样发生主家的转移,那么就要新开宗祠。宗祠由若干位长老组成,不拘出身于主家还是分家,通常主家的家主是宗祠的领导者,但是也有例外。总之宗祠的人员组成揭示的主家和分家的权力配比,取决于彼此的势力。大世家的宗祠竞争非常激烈,但是一般都发生在暗处,有时候某些人选甚至需要皇帝来协调,因为宗祠的决议对于整个世家的行动意义重大,是非常惊人的在野势力。

各个世家的宗祠都掌握了一些本宗族的秘密,虽然名义上他们是裁决宗族之内的事情,但是当这些事发生在大世家的时候,就会影响整个东陆的格局。

对分家控制得力的宗祠,长老们甚至可以直接对作为分家的诸侯下令,而诸侯甚至也不便拒绝。

世家的主家和分家制度

主家的出现是世家家谱造册的一项制度产生的,就是一个家族每一代都会有一人担任家主,这个家主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必须是男子。家主的兄弟也被写在家谱中,但是仅仅记录到他们的第三代子孙,其后就不再予以记录。所以不能继承家主的男性后代往往会选择独立,只要他向宗祠申请,并且证明他确实有这个能力自己生存,并且繁衍家族后代,往往都会获得宗祠的许可建立新的分家。这以后宗祠不再管理分家内部的事情,但是原则上在主家有危难的时候,分家的家主应该倾全力救援主家。

多数分家在长时间后没落凋零,但是很少数的分家则会成长壮大,甚至凌越于主家的势力之上。

世家的传承方式

世家的传承,等于家主的传承。家主人选的确立,则是效仿皇室的继承制度,选嫡选贤。

唯一不同的是,家族里面的竞争要小很多,所以前一任家主的个人倾向和宗祠的意见就足以确立一个继承人了。对于主家,宗祠的意见更加重要,对于分家,则是家主的意见更加重要。对于大世家的主家,被选定的继承人往往会被整个家族推到社交活动的前台,送他去帝都学习礼仪、经略和文化,他必须作为这个家族的新一代表率出现,如果做不到也会被撤换。

传承一般会有一些象征性的信物,比如对于姬氏,猛虎啸牙枪的继承事关重大。但是信物毕竟是象征性的,宗祠和前任家主的承认才是最终决定性的。譬如姬氏,事实上胤末燮初时期它的家主始终都是后来的燮敬德帝姬昌夜,但是继承猛虎啸牙枪的却是燮羽烈王姬野。

世家的继承人纠纷很大的时候,依然需要皇帝来裁决。皇帝的地位也在这里得以体现。

世家的婚姻联盟

世家之间主要靠婚姻来联盟。

这些家族的嫡系后代之间会有大量的姻亲关系,非常的复杂。所以很多世家子弟会身兼若干世家的血缘背景,在身份上显得尤其的尊贵,也因此世家们的后代会出现诸多的遗传病,都是因为一些糊里糊涂的近亲婚姻导致。

胤朝风气对于世家婚姻的辈分不是很看重,主要依据年龄而定。根据某家的家谱,可能妻子比丈夫高两辈,而根据另一家的家谱,可能两人是平辈,太难区分。

天启公卿的阵营区分

天启的公卿们是一支庞大人力储备,多半都是世家贵族。世家子弟们在家族中受过系统化的良好教育,教育核心则是各个世家的家传知识。公卿们也互相派遣子弟去相熟的世家中学习,从而培养更加全面的人才。他们服务于军事、文化、经济、政治等等不同领域,投效从皇室到诸侯到大世家等各种主人,从而发挥自己的才干。平民阶层同样可以成为公卿,但是路途比较艰难。他们不像世家子弟在公卿阶层中拥有错综复杂的家族关系,可以凭借推荐而获得低阶的职位,他们必须依靠军功或者在某些特殊的机会为主人立下功勋,从而踏入公卿阶层的门槛。胤帝国并没有专门的人才选拔机构,皇室和诸侯各个机构以及大的世家都会根据自己的需要招募人才,但是世家子弟受的教育更好,所以多数的机会是留给这些人的。

公卿们之间互相推许,也有等级意识。七大世家和某些正在权力巅峰的公卿被理所当然地看作第一等的公卿,大世家的分家、小世家和普通的大臣被看作第二等的,也有少数在帝都没有权势和影响的公卿,则被看作第三等的。譬如离国嬴氏,即便身为诸侯,也被看作三等公卿和乡下诸侯,备受歧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