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3页

锦官 无名指的束缚 856 字 2022-11-22

尉迟晞被他们吵得十分头疼,扭头看见云沛鑫并未参与争论,便问:“老师可有何见解?”他一开口,殿内便很快安静下来,大家都将目光落在云沛鑫身上,都带着期盼,希望他能够开口支持自己的观点,只不过诸位大臣的目光中更多的是自信,他们相信云沛鑫是绝不会赞同这么无稽并且毫无把握的行为的,而尉迟晞和秦亦的目光中便只有期盼和担忧,他们只能在心里默默祈祷,希望云沛鑫能够支持至少不要马上反对开战的这个设想。

云沛鑫清清嗓子,上前两步行礼道:“启禀陛下,老臣以为,秦大人折子所阐述的观点,并非没有可取之处,也确实有不容忽视的好处,但老臣唯一担心的,便是这个粮草问题。刚才老臣听折子上的讲解,对于粮草问题,基本分为三部分供给,第一部分就是出兵的开始阶段,粮草从江北道以及岭中各道调拨存粮,第二部分就是在进军的过程中以战养战,通过齐国几个主要城池的攻占来获得粮草,第三部分就是夏末,凌江下游粮食成熟,再运往边境支援。老臣以为这样太过冒险,并且有些捉襟见肘,首先江北道以及岭中的存粮,是为了预防春汛以及夏汛,为了能够迅速救灾而设置的粮仓,调用这些存粮,不但会让百姓发生恐慌,万一发生灾情,朝中根本无力保证百姓的生计。其次,老臣承认以战养战是个不错的构想,但是老臣以为,以战养战的应用该是背水一战非战不可,或者是有储备粮草却尽量节约国库的这两种情况下使用为妥,如今我朝与齐国的战事并不是非打不可,而且其中变数太多,这么说吧,如果我军将士攻打某一座城池,当天的晚饭就要进城去搜罗,一旦敌军烧毁粮草弃城而逃抑或负隅顽抗无法攻陷,那岂不是三军将士便要饿着肚子打仗?第三,凌江下游的粮食成熟,先不说凌江的汛情年年严重,现在庄稼才刚刚出苗,谁敢说今年就风调雨顺,粮食丰收?南方是产粮之地,只要有一个道府遭灾,那么我朝当年的粮食就会不够需求,更不要说还要调去前线做粮草之用。所以老臣以为,若是能妥善解决粮草问题,那么此条陈甚好,但若是无法解决粮草问题,还是应该徐徐图之方为上策。”云沛鑫早就看出,这么大的事情,折子不可能是秦亦自作主张的谋划,再看尉迟晞那么关注的神色,便更是肯定是他的授意,所以自然不能说这个提议不好,但粮草的具体筹措,尉迟晞不可能想的那么详细,肯定是交代下去,秦亦做的计划,他便只抓住这个问题,便等于是赞同了尉迟晞的观点,却又在实际上反对了这个提议。

秦亦早就料到粮草问题是重点中的重点,本来就是个险中求胜的法子,不可能做到什么万无一失,所以她倒也没什么失望,甚至还觉得云沛鑫没有将整个方案全盘否定,就已经是一个不小的成功。

第三卷 名阳内斗 第一百八十章 真情流露

第一百八十章 真情流露

议事结束,秦亦又被尉迟曦留下。耳提面命一番,必须要找到解决粮草的问题,这才放出宫来。她在车上就一路思索对策,最终还是无果,回到家中只对桑布说了句:“我不饿,你跟娘先吃不用管我!”说罢就一头钻进书房翻书找灵感和思路。

也不知道在书房泡了多久,门口传来敲门的声音,听着那节奏就知道是桑布,秦亦躺在躺椅上揉着酸楚的眉心,有气无力地说:“进来吧!阿布什么事啊?”

“你这是遭了洗劫啊?”桑布一开门就被书房里面乱七八糟的模样吓了一跳,地上桌上椅子上到处都扔着书,她拎起裙摆踮着脚进屋,蹲下收拾了几本书,才给自己找到个下脚的地方,“怎么,又什么政事让你头疼了?多去跟相爷还有李大哥他们商量,你自己在书房里能憋出什么来。”

“恩,我知道,你来有事吗?难道这么快就该吃晚饭了?”秦亦扭头看看外面的天色,亮堂堂的似乎还没到傍晚。

“哦,你不说我都忘了。李大哥来找你,现在在前厅喝茶。”桑布这才想起自己的来意。

“李铮?”秦亦奇怪地说,“他来就直接进来不就得了,什么时候变得这么守礼了?”

“不知道,他今个儿神色怪怪的,我看着他肯定是有什么心事,刚才我让他自己进来,他非说要在外头先喝杯茶,我就吩咐下人给他上茶,然后进来叫你。”桑布正说着话,就听到门外传来脚步声,李铮的身影出现在了书房门口。

桑布见状忙说:“李大哥你来的正好,你看看这个人,把书房和自己都弄得一团糟,有什么难事你们商议着来,总比自己一个人抓狂的好。”她说罢就扭身走出书房,回身将房门关严,又挥退了周围的下人和护院,这才回后院去做自己的事情。